畏葸不前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词语:畏葸不前

注音:wèi xǐ bù qián

出处:宋·魏泰《东轩笔录》:“唐介始弹张尧佐,谏官皆上疏,及弹文彦博,则吴奎畏葸不前,当时谓拽动阵前。”

解释:畏惧退缩,不敢前进。

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指停滞不前。

示例:1、当代·殷谦杂文集《晚风集》:“现在的陈佩斯自己经营着一家公司,从事起话剧的事业来,虽然历经艰难饱经风雨——据说创业阶段最困难的时候,他竟然连孩子的学费都交不起,可是他并没有因此而畏葸不前,反而一直在不懈地努力,如今事业又重整旗鼓再现辉煌了,收获不比他在春晚那时候少。”2、在困难面前~,不是我们的作风。

近义词:望而却步、停滞不前、缩手缩脚、畏缩不前、望而生畏、踌躇不前、踌躇不安、谨小慎微

反义词:勇往直前、挺身而出、无所畏惧、锐意进取、马不停蹄、奋勇向前、自告奋勇

误读:一声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