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璎
个人介绍
陆璎,壮族,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广西音乐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漓乐学社”民族音乐文化田野考察群主持。著有文化散文集《我不在家,就在去采风的路上》;编导《歌漂毛南乡》、《哈》,《侗寨百家宴》等高清纪录片多次参加海内外影展。
社会影响他生于上世纪70年代,对民族文化孜孜以求,工作之余常常走在采风路上;五年的镜头朝圣之旅,十万里路追寻远逝的歌声,他说:“我是一个民间音乐的守望者。”
2008年
6月11日晚,在广西大学文学院,陆璎完成了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高校”巡回讲座《久不唱歌忘记歌——广西民间音乐遗产传承田野考察札记》。这一讲座,运用多媒体手段,以广西12个世居民族的民歌为主线,介绍了各民族的生态现状、婚丧习俗、民间庆典等民俗文化。丰富的音像,生动的讲述,壮族的民间信仰,瑶族的族群特性,苗族的服饰文化,侗族的文化变迁,水族、彝族、高山汉族的文化自觉……一幅幅多姿多彩的民族音画图卷展现在观众眼前。有师生称赞:“陆璎用他辛勤搜集到的感动,引领我们共赴一场生态文化盛宴。”
此前两个月,这一讲座已先后在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广西民族大学艺术学院举行,很受师生欢迎。
陆璎把这一讲座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高校”计划的一部分。不为人所知的是,这一“生态文化盛宴”,是从他花费5年业余时间采录的600多个小时视频、近2万张图片中选出来的。
“久不唱歌忘记歌”
2001年,陆璎当时还在高校当老师,他带学生去三江采风,刚好碰到一个有着700年历史的侗寨发生火灾,看着美丽的侗寨被烧光,他感到一阵揪心的痛。“新建的侗寨会变成砖房,而它的文化也会慢慢消失。”陆璎说,采风中他遇到一些台湾学者,得知他们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在研究贵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收购了很多当地的少数民族服饰,“台湾学者说,以后你们要看贵州的少数民族服饰,恐怕要到台湾来。当时我心里很不是滋味”。
陆璎想起了一首苗族民歌:“久不唱歌忘记歌,久不打鱼忘记河,久不提笔忘记字,久不见哥脸皮薄。”“这样一首朴实动人的情歌,不也暗含着我们忘记了那些散发着泥土芬芳的歌曲吗?那么鲜活的民间音乐,广西消失了多少啊!以后我们要听广西民歌,是不是也要到台湾去呢?我不希望这样的事情发生。”于是,从2003年开始,陆璎就有计划地开始了比较系统的田野采风。学音乐出身的他,发挥专长,把采风的重点放在民间音乐,尤其是民歌的采集上。让他始料不及的是,走上了采风路,就停不下来了。
“把自己当成他们的兄弟”
“其实,我的采风,就是沿着老一辈人的足迹走的。”陆璎说,范西姆、张梅、邓如金、冯明洋几位前辈都是他的“向导”,他们是上个世纪60年代《中国民歌集成广西卷》的主编,那个时候他们已经组成民间音乐采风队,系统考察研究了广西的民歌。应该去什么地方采风,陆璎通常先向他们请教,那个地方有什么风俗,民歌是什么曲调等等,先了解一个大概。
采风去的都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刚开始时陆璎没有注意到“入乡随俗”:“南丹白裤瑶有一种乐器叫拉咧,我去了几次都没录成,他们都不愿意吹。后来我才了解到,当地人认为吹拉咧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只有在丰收之后才能吹。我改在丰收之后去,很顺利就录到了。苗族有个习俗叫‘鸡心认亲’,吃饭时主人留一个鸡心给你,你是不能吃的,吃了主人就认为是与他们有隔阂。新年到素苗家做客,不能随便把衣服搭起来,他们认为初一到十五晾衣服是不吉利的……”一次次的经历,陆璎积累了经验:必须了解、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当地民族融为一体,他们才会乐意唱歌跳舞,采录的资料也才会有真情流露。所以,很多时候,陆璎总是和当地人“三同”:同吃、同住、同行,“把自己当成他们的兄弟”。
在采风时间上,陆璎也总结出一条经验:过年或节庆日最好,逢年过节时,歌多,服饰多,民俗活动丰富。这样一来,过年过节时,陆璎采风最忙,“从2003年到现在,只有一个春节是在家过的”。2006年为了拍侗族的婚礼,陆璎大年二十九就去了三江独峒乡,“在老乡家住下来,和他们搞好关系,还打封了红包,老乡才点头让我拍,拍了一个多星期”。
“最难的是坚持”
要挤出业余时间,要自己掏腰包作经费,这些常人眼中的困难在陆璎看来,还不算什么,他说:“最难的是坚持。我要采集的,不是一两个民族,而是12个。刚开始一两天,感觉还很新鲜,可毕竟人生地不熟,三五天之后,一种莫名其妙的空虚感就会席卷而来,特别是过年过节的时候,只能通过和当地人的交流,慢慢冲淡自己的思乡情绪。”
5年时间,陆璎坚持下来了,他走完了广西14个地市的11个世居少数民族和高山汉族的聚居地,完成了广西12个世居民族的民间音乐采集,壮族的三月三、苗族的跳坡节、瑶族的盘王节、彝族的跳弓节、侗族的花炮节、京族的哈节、回族的圣纪节、毛南族的分龙节等等,他说起来如数家珍;哪个民族的民间音乐现状如何,有什么杰出艺人,他打开话闸就滔滔不绝。总结这5年的采风,他说:“和前辈比起来,我的条件好多了。以前他们要提着一个很大的录音机,也没有摄像机,我有全套设备,带一个手提电脑,话筒一插直接就可以录音了。但是,现在能录的歌比他们少了,可以说,我们的文化遗产每天都在消失!”
“最失落的是人亡艺绝”
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多是靠口传心授,代代相传,若不及时加以保护,就会“人亡艺绝”。“2007年东兴京族三岛的哈节,我去采风,当地老艺人告诉我,原来的‘唱哈’曲调有很多种,但现在年轻人只会唱一两种,而且会唱就已经很难得了”。采风过程中,每遇到这样的事情,陆璎都有说不出的心痛,“更迫切地想把能拍的、能录的,统统摄录下来,不要让它们因为老艺人的去世而消亡”。同时,陆璎的关注点,也开始落在年轻人身上。
陆璎有个习惯,每次采风拍照,他都会给“模特”晒一份,寄过去或者在回访的时候送去。2007年他到隆林一个偏苗山寨采风,给一个会唱歌的女孩子录音拍照,今年回访时想把照片给她,却找不到她了。她家人说,女孩出去打工了,过年都没回来。“我心中很怅然。她回来时还会不会再唱祖祖辈辈传唱的民歌呢?还是只唱流行歌曲?年轻人都去打工了,他们挣钱回来,享受现代文明的同时,无形中却把本民族的文化破坏了,丢失了。”怎样在现代文明的生存语境中,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成了陆璎关注的又一个焦点,他在采风中不断地思考、探寻。
2008年,陆璎到凌云县陇雅采风,惊喜地发现,“当地的高山汉有很强的寻根意识,在推行新农村建设的同时,他们不是简单地把老房子推平重建,而是保留了自己的老房子,还建起了一个高山汉民俗博物馆”。陆璎把这一见闻记录下来,收进了保护文化遗产的经验中。
为了吸引更多年轻人,陆璎还和老师一起策划了系列活动,比如今年4月在广西图书馆举办的古琴鉴赏音乐会,邀请了北京的古琴演奏家杨青、张军来作讲座,现场演奏,和观众互动。让陆璎欣慰的是,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高校”讲座反响很好,“一个学生对我说,他学了4年声乐,现在才知道广西有这么丰富动人的民歌,有这么优秀的文化遗产”——让更多的年轻人对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一个概念,陆璎的目的达到了,“在今年的广西青年文艺工作者座谈会上,自治区领导很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鼓励青年文艺工作者要深入民间去采风。我觉得很欣慰,我的方向对了,希望我的同行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