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非鹃隼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1-02-1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外形特征

西非鹃隼
西非鹃隼(图2)

非洲鹃隼身长38- 43 cm ,翼展85-95 cm。在天空中该鸟看着像是一个长尾巴和翅膀外观张开很大的鹰。但是,它蹲坐和飞行中的轮廓更类似鸢。该物种的雄性成鸟通常总体深色,具褐色上体和石板青色顶帽,尖端是白色,脖子底部灰色,有棕色斑点。后颈部有两根或三根羽毛特别长,形成一个轻微的灰色脊。黑色的尾巴上有三条很宽的灰色和白色边框。

西非鹃隼
西非鹃隼(图3)

喉,颊和上胸部呈鸽子灰色,下体其余的部分从胸部和腹部底部一直延伸到侧面是棕色和白色的大斑纹。翼下面棕色。其余的下部为白色与黑色的条纹。鸟喙绿黄色,腿和脚黄色,虹膜是亮黄色,爪黑色。雌鸟与雄鸟有轻微的差别,下体的褐色斑纹更大更清晰。幼鸟是黑褐色。羽毛有羚羊色,尾巴呈灰褐色斑纹。下体覆盖着大量不规则斑点。[1]

分布范围

西非鹃隼
西非鹃隼(分布图)

分布于非洲中南部地区,包括阿拉伯半岛的南部、撒哈拉沙漠(北回归线)以南的整个非洲大陆。[2]

生活习性

西非鹃隼
西非鹃隼(图4)

在繁殖季节,可以听到一个快速的吹口哨“chouou - titti –”的连续的鸟鸣声。在空中雄鸟聚集列队能听见类似抱怨的噪音“piiii – oror”。觅食时则发出“丕丕丕丕丕”或快速或连贯的“吱,吱”的呼吁声。

栖息地于茂密的森林,稀树草原,耕地或次生林。可以出没于高达海拔3000米的高

西非鹃隼
西非鹃隼(图5)

峰。这种不寻常的猛禽非常谨慎,它有隐藏在茂密的树林的习惯,观测非常困难。飞行高度可以降得足够低,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它美丽的棕色双翼。当栖息,会把翅膀放下尾巴也降低。该物种几乎完全在森林灌木丛狩猎,偶尔在草地上下降并捕捉猎物。飞下来时相当迅速,有点像鹰。它们在不断的运动,在空中没有明显的短暂停顿瞬间。

食物主要以昆虫和蜥蜴为主,也吃小型鸟类。[1]

生长繁殖

西非鹃隼
西非鹃隼卵(图6)

在繁殖季节,非洲鹃隼会集群或成双成对在高空中盘旋追逐。筑巢期间正值雨季,此时昆虫很多,可以提供足够的食物。鸟巢一般建在高大的树木上,隐藏在厚厚的树叶丛中。用树枝,草根和枝叶搭建。新巢兴建历时一个月,有时甚至用更多的时间。雌鸟每巢产2或3枚卵,上有淡棕色斑点或绿色、蓝色、褐色和淡紫色条纹。[1]

亚种分化

西非鹃隼
西非鹃隼卵(图7)

(3种)[3]

1.Aviceda cuculoidescuculoides分布于塞内加尔东部的林区,尼日利亚,埃塞俄比亚西南部和扎伊尔北部。

2.Aviceda cuculoidesbatesi分布于塞拉利昂东部的低地雨林,乌干达东部和安哥拉的南部和北部。

3. Aviceda cuculoidesverreauxii分布于肯尼亚,纳米比亚和南非。

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4]

(图片:概述图[5]、图2[6]、图3[7]、图4[8]、图5[9]、图6[10]、图7[11]、分布图[12])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