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灾害性天气气候研究所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1-02-1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简介南京大学灾害性天气气候研究所于1987年在原南京大学热带和副热带天气研究室的基础上成立。

研究所重点研究东亚及我国灾害性天气气候的变化规律、形成机理和预测理论。

目前的研究领域包括:

1)气候的年际和年代际变率特征及相关的大气环流和季风变异规律;

2)厄尔尼诺(ENSO)、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规律、成因及其可预报性;3)海温、冰雪覆盖、陆面过程以及温室效应等外强迫因子对东亚及我国气候异常的影响;

4)发展全球及区域海-陆-气耦合模式。

研究所目前下设低纬环流和季风、海洋大气相互作用 、区域气候变化和预测三个研究室。现有固定研究人员13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2人、讲师4人,博士生导师4人,具有博士学位9人,博士后1人,博士生15人,硕士生30人。

研究所近5年来承担国家973、攀登、科技攻关项目共6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项,在南海季风、青藏高原热力效应、海气相互作用、厄尔尼诺及季节气候可预报性、全球及区域海气耦合模式研制等研究领域,取得了有特色并在国际上产生影响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在SCI期刊上发表论文近30篇。

研究所现任所长是杨修群教授,副所长是张耀存教授、陈星教授。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