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调派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以乾朝重臣沈德潜为代表的格调派作诗注重“格调”,该派因沈德潜倡导“格调说”而得名。效法汉魏盛唐.在作诗态度上,但他仅有少数篇章能反映现实,多数作品因"怨而不怒"而具有浓厚的封建卫道气息,较乏新鲜活泼的情致.

一、认为“温柔敦厚”是诗歌的“极则”。因为诗歌的作用是“理性情,善伦物,感鬼神,设教邦国,应对诸侯”,故作诗的态度应该“怨而不怒”,“中正和平”。二、作诗的方法必须讲求比兴、蕴蓄,不可“过甚”、“过露”,以致“失实”。三、特别重视诗歌的法律格调——体制、音律、章法、句法、字法等。四、不赞成死守诗法,而主张通变。这些观点都散见于沈德潜的诗论专著《说诗晬语》。沈德潜还以他的“格调说”为标准,选编了《古诗源》、《唐诗别裁》、《明诗别裁》、《国朝诗别裁》。格调派以诗论出名,相比之下,他们的作品成就不高。由于格调说是乾隆“盛世”的产物,适合封建统治的需要,而且其理论比较实在,比较灵活,容易为人接受,故格调派在乾隆时代势力很大。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