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梵〈形〉

(形声。从林,凡声。本义:梵梵:草木茂盛的样子)

同本义

梵,即芃之俗体。――清·钮树玉《说文新附考》

梵语Brahmā音译词“梵摩”、“婆罗贺摩”、“梵览摩”之省,意为“清净”、“寂静”

净修梵行。――《妙法莲花经》

又如:梵心(清净之心);梵志(以清静为志);梵门(清净的法门);梵事(清净的佛事)

佛经原用梵文写成,故凡与佛教有关的事物,皆称梵

梵文为古印度书面语,故对印度等地的事物,常冠以梵字,以示与中华有别

梵 fàn

⒈梵文"梵摩"的简称,意义是清静,寂静。

⒉与佛教有关的:~宫。~刹。

【梵文】〈古〉印度的一种语言文字。

康熙字典解释

【辰集中】【木字部】 康熙笔划:11 部外笔划:7

【唐韵】【韵会】??扶泛切,音帆。【说文】出自西域释书。【韵会】华言淸净,正言寂静。又【字汇】梵呗,吟声。又【广韵】房戎切【集韵】【韵会】扶风切,??音冯。木得风貌。【类篇】风行木上曰檒。或作梵。又【集韵】房尤切,音浮。义同。又【唐韵】《汉都鄕正衞弹??》梵梵黍稷。借作芃芃。

整个物质实体是出生的根源,称为梵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