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象甲
甘薯象甲是国际国内检疫性害虫,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各省市,寄主植物有甘薯、蕹菜、野牵牛、登瓜薯、月光等旋花科植物。
为害症状
甘薯象甲以成虫和幼虫为害。成虫蛀食块根、嫩芽、嫩茎和嫩叶,幼虫蛀食薯块及粗蔓,形成隧道并排有粪便,受害薯块有腥味,不能食用,并能诱发软腐病、黑斑病等。
生活习性
甘薯象甲根据不同地区一年可发生3~8代,且有明显的世代重叠。以成虫、幼虫、蛹各虫态在臭薯和藤头(薯块基部)内越冬,此外,尚有相当数量(约占50%)的成虫分散在甘薯迹地的杂草、石隙、土缝、田间残藤枯叶下渡过冬季。在华南地区无越冬习性。成虫羽化3~5天后才从羽化孔爬出取食,整天均能交配产卵。卵主要产在藤头和薯块表皮下,一般一穴产一粒卵。成虫善爬行,不善飞翔,但在闷热天气也会展翅飞翔。畏光,一般多躲在茎叶阴蔽处。成虫喜干怕湿,有假死性,耐饥力强,趋光性弱。整个幼虫期都在薯块或藤头内生活,孵化出的幼虫蛀食薯块内部成弯曲无定形的隧道,隧道内充满虫粪。
干旱少雨是甘薯象甲大发生的主导因素,尤以夏秋7~8月间连续干旱的年份影响更为明显。凡粘重或有机质缺乏的土壤,保水力差的土壤,容易龟裂,以及土层薄,薯块容易外露的薯田,都有利于成虫产卵繁殖和为害。凡是连作薯田虫源连绵不断,为害严重,轮作田则大大减轻受害。早插薯田比迟插的薯田受害重。品种对甘薯象甲也有影响,一般薯块组织疏松、含水量多、淀粉少的品种受害重。薯蒂长,薯块着生较深的品种受害较轻。
防治方法
⒈严格执行检疫制度,严禁甘薯象甲疫区的薯块运往非疫区。
⒉农业防治
⑴清除田间薯蔓及残株沤肥或切碎作饲料,减少越冬虫源。
⑵实行甘薯与其它作物轮作,尽量避免连作,减轻甘薯象甲的为害。
⑶选种一些不适合甘薯象甲为害的甘薯品种种植,减轻受害。
⒊化学防治
⑴药液浸薯苗
在薯苗扦插前用40%乐果乳油,或50%辛硫磷乳剂,或用50%杀螟松500倍浸薯秧1分钟,然后阴干扦插。秋后和初春用40%乐果乳油800倍液喷洒越冬薯种。
⑵毒土防治
用2.5%西维因可湿性粉剂1千克,拌细干土15~20千克制成毒土,撒在周围成一药带,防盗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