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音像出版社
福建音像出版社
福建音像出版社的前身是福建省录音录像制品出版公司,成立于1983年4月6日。它是福建省最先成立的一个综合型音像出版单位。它集编录、制作、生产、销售于一体。创建时,核定编制15人,是广播电视厅管辖下的企业单位,主要任务是出版盒式立体声录音带和录像节目带,为丰富群众精神生活、开展对内对外录音宣传服务。具体业务是:(1)组织福建省创作和表演力量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录制出版健康优秀的音像制品供应市场;(2)出版福建地方性优秀文艺、戏剧节目和各地风光名胜的音像带供出口,向世界宣传福建,满足台湾、香港同胞和国外华侨、华人的需要;(3)建立畅通有效率的发行渠道。社址设在福州市西南路3号(现白马北路253号)。省音像制品出版公司创办初期,音像市场相当混乱。不少原从事工业生产的部门,还有商业部门和个体商户,不顾国家有关规定,自立名目,擅自翻录复制国内、国外一些盒式音带,并将其投放市场,其中有不少黄色音带,造成精神污染。福建音像制品出版公司作为国家批准建立的专业音像出版机构,创办伊始,即迅速筹划,以简陋的设备,编辑出版健康优秀的音像制品,投入市场。据统计,从1984年9月开始到1985年6月止,前后仅10个月就制作出版十几种盒式音带节目,发行32万多盒。其中《山情水恋》、《中国曲调——迪斯科》和福建名歌手葛军、赵秀兰的演唱专辑等录音带,颇受广大听众喜爱,每种发行量均在万盒以上,有的高达8万多盒。与此同时,还出版发行《岳飞》等录像节目5000多盒,销售总金额达265万余元,纯利75万多元。为该社发展壮大积累了资金。
1987年8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福建省音像制品出版公司正式改名为福建省音像出版社,并由企业改为事业单位,实行企业管理,自负盈亏。同时,省音像出版社还购置一批先进的生产设备,使产品数量、质量都有明显的提高。在编员工也增至16名,其中,高级工程师、副编审各1名,编辑、工程师、经济师等7名。出版社内部设有录音部、录像部、录像带发行站、经营部、播放馆等业务部门,使编录、出版、发行、销售各个环节的运行逐步趋于协调。据1987年10月统计,省音像出版社成立后已出版发行歌曲录音带56.2万余盒,戏曲录音带13.1万余盒;录像带37版2万余盒;薄膜唱片56万余盘。1990年,省音像出版社又在编、译、摄、录和出版、发行等方面迈出新步子。内部机构根据业务发展需要作了相应调整,增设音带发行站、计划管理部,同时,将经营部按企业性质单独分离出来作为下属单位。并根据生产扩大的需要,又购置补充一批录制设备,如录像机、字幕机等,使节目编辑、制作手段基本配套。在编员工也增至54人。社领导还针对出版社存在的薄弱环节,突出抓出版工作。因此,仅这一年省音像出版社就向市场提供3.4万多盒录像带,出版、发行盒式音带42万多盒,营业额近400万元,实现全年纯利25万元的计划。特别要提到的是,这一年出版社还突破以往只购片出版录像带的老套路,依靠自身力量组织拍摄了三部录像片,锻炼了队伍,积累了经验,为音像出版社自己组织拍片开辟道路。
截至1990年底,省音像出版社已出版各类录音带300余版,发行量达700多万盒,录像带60余版,发行近3万盒。其中:录音带《南音新秀演唱集》、《送友人》(1986年出版)获1988年全国音带大奖赛“银杯奖”;录音带《爱的品尝》(1988年出版)被中国青年报社选为“青年人所喜爱的歌曲带”。木偶剧录像带《岳飞》(1985年出版)获1987年福建省影视剧创作“福辉奖”;录像带《乔女》(1988年出版)获省首届录像带评比二等奖;录像带《生死飞龙壁》、《卧虎雄杰》(1990年出版)获省首届录像带评比三等奖。1990年底,福建音像出版社已拥有资产213万元,除激光视盘外,可成批生产市场上所需要的各种类型的音像出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