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术国考
国术国考概述国术 : 为中华武术(拳脚、兵器)之统称。国考 : 为全国武林、门派精英之考试。(民国)
目的: 为选拨顶尖人才充实中央国术馆。
第一届国术国考于1928年10月1日至7日在南京举行。
由中央国术馆主办考试分三级:"县考"、"省(市)考"和"国考"。第一届国考内容主要是散打,以抽签方法点名上台对打。参赛者面戴铁丝罩,拳打脚踢,无所限制。
规定击中对方1拳得1分,踢中1脚得2分,击倒对方得4分,3打2胜用淘汰制方法产生最优15名,优等30名。
前3名原似授予"国士"、"侠士"和"武士"称号,后改发一纸奖状。这次国考基本上是一次全国的擂台式比武,由于宗派门户之见严重,加上缺乏必备的规则和安全措施,不少人被打得断筋折骨,血流满面。
首届国术国考国考分预试和正试。预试为套路表演,依评分取得正试资格。正试的内容包括徒手对抗的“拳脚门”(散打)和“摔跤门”,持械对抗为“刀剑门”(短兵器)和棍枪门(长兵器)。正试比赛不按体重分级,三打二胜,没有时间限制,没有统一的护具规定和要求,经三轮角逐,取中最优等。
首届国术国考获奖人员名单:
最优等15名、优等37名单、中等82名、预试99名
1928年国考的成绩优秀者名单包含他们的所属门派如下:
朱国福,(上海 形意)、王云鹏,(河南 少林)、张长义,(上海 心意/意拳)、马裕甫,(山东 少林 摔跤)、
张英振,(山东 查拳)、窦来庚,(山东 查拳)、杨法武,(山东 摔跤/查拳)、杨士文,(山东 迷踪拳)、
顾汝章,(江苏 少林)、王成章,(上海 洪拳)、朱国桢,(河北 心意/意拳)、张维通,(山西 六合拳)、
朱国禄,(河北 心意/意拳)、 马成智,(安徽 少林)、胡炯,(湖南 少林)、
第二届国术国考
第二届国术国考于1933年10月20日至30日,中央国术馆在南京公共体育场国术场举行第二次全国国术考试。来自21个省、市的438人参加了考试。考试项目正试增加了“博击”(拳击)女子也参加正试,皆取甲等,以鼓励女性习武(女子9人)。
第二届国术国考评判员
评判委员长:何键、张之江
委 员
褚民谊、孙福全、张 宪、李丽久、郑佐平、李剑秋、王成美、陈泮岭、刘丕显、马 良、叶大密、窦来庚、王子平、张兆东、佟忠义、李星阶、
李子扬、吴鉴泉、许禹生、吴图南、李剑华、黄柏年、褚桂亭、于振声、任鹤珊、张剑泉、阎乃康、王首辰、李义三、张叙忠、陈微明、唐范生、宋殿先、锺光清、陈公哲、龚润田、李宗黄、石 杰、罗成立、张秀林、姚维藩、马庆云、彭 飞、金少山、吴俊山、姚馥春、程登科、宋俊杰、
马永胜、查瑞龙、朱国福、刘崇俊、王翔斋、许兰洲。陈子祥、刘百川、向禹九、郞晋池、陈绩甫、徐致一、郝 铭、徐士金、张孝仲、石伟亭、王宇僧、陈家鼎
国考评判委员(照片)
国术委员姚以介程登科评判委员国术馆馆长张之江[1]
精国术前辈马良精太极拳之吴鉴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