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傻气
图书信息书 名: 书生傻气
作者:易中天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5-1
ISBN: 9787563398355
开本: 16开
定价: 29.00元
编辑推荐书生总归是会有一点意气,也总归是会有一点傻气的。没有傻气,就没有意气。没有了意气,也就不成其为书生。
易家之谈
然而知识分子之所以是知识分子,不仅因为他有知识,更因为他是“分子”,既是极少数,又有独立性。如果附在某张“皮”上,那还是“分子”吗?王瑶先生说得好:“分子不独立,知识也会变质”显然,要想无愧于知识分子的称号,就得坚持独立立场;要想坚持独立立场,就不能附在某张“皮”上;要想不附在某张“皮”上,就不能太在乎意义能不能实现。
过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正义感,会造成一种道德上的“优越感”。有了这种“优越感”,很容易就会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看作“圣斗士”。一旦看作“圣斗士”,又很容易变成“卫道士”。以我读书不多的经验,历史上的“卫道士”,恐怕十有八九不是“杀人犯”,便是“伪君子”。所谓“拿起笔,做刀枪”,除非是面对强权,否则未必是什么好事。对待历史问题,我赞成俞飞先生的观点,那就是“既要有大智慧,更要有大慈悲”。
内容简介书生总归是会有一点意气,也总归是会有一点傻气的。没有傻气,就没有意气。没有了意气,也就不成其为书生。
本书系作者品人论世之文集。品李泽厚、顾准、陈寅恪,论公众性文化事件,关于李辉、余秋雨与批评的自由,关于道德沙尘暴与国民性问题,以及文化大国是否可能,如何可能,《百家讲坛》是不是“魔鬼的床”,辩锋犀利,嬉笑怒骂,不屈不挠,一片赤诚。易中天云,是为书生之傻气。
图书目录上集人物
盘点李泽厚
走近顾准
劝君免谈陈寅恪
中集事件
李辉先生,请勿“飙车”
附评析李辉“质疑”文怀沙的方法【何三畏】
余秋雨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向李辉先生讨教“交规”
我就是“别有用心”
莫把飙车当开车
李辉、余秋雨与批评的自由
附余秋雨离大众有多远【阎延文】
下集看法
质疑“送去主义”
我看南京虐狗事件
附为烧狗者一辩[鄢烈山]
香港答问
我看《百家讲坛》
该认错时就认错
道德沙尘暴与国民性问题
文化大国:是否可能,如何可能
当世界遭遇中国
后记
图书书摘盘点李泽厚(1)
缘 起
盘点李泽厚,决非赶时髦。
李泽厚已经不时髦了。上个世纪末某日,记得那是一个冬天,李泽厚南下应邀做客一家开在大学附近的民营书店。书店老板是个做事低调的人,对此并未大事张扬,只不过在店门口贴了一张不起眼的小告示,却也引得一群青年学子注目。他们兴高采烈地指指点点奔走相告:太好了!李泽楷要来了!
李泽楷?有没有搞错?
实在地说,当我听到这个真实的“笑话”时,却有些笑不起来。没错,李泽楷与李泽厚,只不过一字之差,看走了眼也不足为奇。问题是,他们当真是看走了眼吗?未必。说白了,这些学生之所以把“李泽厚”看成“李泽楷”,只因为他们根本就不知道李泽厚。
于是,在那一瞬间,我感到了世事的苍凉。
想当年,李泽厚的人气多旺啊!80年代的大学生、研究生,有几个不知道李泽厚?就连他那本其实没多少人读得懂的《批判哲学的批判》,也是许多青年学子的架上之书枕边之物。有人甚至宣称,以77、78级本科生和78、79级研究生为代表的一拨人,是“读朦胧诗和李泽厚长大的一代”。这话也许夸张了一点,但不管怎么说,当年李泽厚的知名度,决不亚于今日之李泽楷。然而今天的大学生,已大多不知李泽厚为何许人也了。老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白云苍狗,本是当然。但,从80年代初到如今,不过二十多年光景,无乃过速乎?
我终于没敢把这个真实的故事告诉李泽厚。毕竟他是我所敬重的前辈,何况我也是所谓“读朦胧诗和李泽厚长大的一代”中之一员。面对面的,实在难以启齿。但我还是忍不住要把这个真实的故事讲出来,因为这已不是李泽厚或李泽楷个人的事。正如现在的年轻人只知道比尔 [ 比尔·盖茨 ] 不知道保尔 [ 保尔·柯察金 ] ,并非比尔或保尔个人有什么是或不是,实在是时势所使然。何况这个并不好笑的“笑话”背后,也不乏耐人琢磨的东西。
其实,就连我们这些人,现在也不怎么读李泽厚了。李泽厚出了新书,《世纪新梦》、《论语今读》、《己卯五说》等等,也买,但未必读,读也不激动,更没有当年那种如饥似渴先睹为快的感觉。我们买李泽厚的书,毋宁说是“怀旧”的成分多于“求新”。更多的,是出于对他的尊敬和怀念。是的,作为一个时代的标志性人物,李泽厚这一页已经翻过去了。但是,无论我们当年或现在是否赞同他的那些观点 [ 事实上也从来就没有全部同意过 ] ,我们都不能也无法否认他对我们的影响。毕竟,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李泽厚是重要的,他的影响也是抹都抹不掉的。
这样一个整整影响了一代人的人物,为什么转眼之间就成了明日黄花?是李泽厚变了,还是我们变了,或者是时代变了结果李泽厚和我们都变了?
这倒是应该也值得弄清的问题。
因此,我决定“盘点”李泽厚。为我自己,也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思想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