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那藤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1-02-2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基本信息科中文名:木通科科拉丁名:Lardizabalaceae

五指那藤

属中文名:野木瓜属属拉丁名:Stauntonia

种中文名: 五指那藤 种拉丁名:Stauntonia obovatifoliola Hayata subsp. intermedia (Y.C.Wu) T.Chen

种别名 :山木通(广西龙胜),龙叶木通 ,牛果(湖南桂东)

命名来源:(亚种)[Intermedia (y. c. wu)t. chen, comb. Et stat.nov. : .]中国植物志:29:040

地理分布国内分布:产于广东、广西、湖南 、浙江。生于海拔500-850米的山谷溪旁疏林或密林中,攀缘于树上。

植物形态木质藤本。枝与小枝圆柱形,有线纹。掌状复叶有小叶5-7片;叶柄长5-10厘米;小叶近革质,匙形,两侧近基部的小叶常为长圆形,长6-10厘米,宽2-3厘米,先端猝然收窄为一尾尖,基部楔形,有时狭圆形,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中脉在上面凹陷,侧脉每边7-9条,与网脉在上面不明显,在下面微凸起;小叶柄长1-2.5厘米。总状花序3-5个簇生,与叶同自芽鳞片中抽出,长6.5-11.5厘米,雌花序常单生于叶腋;总花梗纤细,长3-6厘米;花雌雄同株,白带淡黄色。雄花:花梗纤细,长2-3厘米;外轮萼片卵状披针状,长约17毫米,宽约5毫米,内轮的线状披针形,长约15毫米,宽约2.5毫米;花瓣缺;雄蕊花丝合生,花药顶端具长1-1.5毫米的附属体,退化心皮丝状,极小。雌花:花梗比雄花的略粗;萼片较厚,外轮的线状披针形,长约2.5厘米,宽约5毫米,内轮的近线性;心皮卵状柱形,长约5毫米,柱头唇状,退化雄蕊锥尖,长约1.5毫米。果长圆形,常孪生,长6-7.5厘米,直径3-3.5厘米,熟时黄色。花期3-4月,果期8-10月。

食用价值其果呈长圆形或略扁,果皮较厚,

五指那藤

外表皮光滑,未成熟时为青色,成熟时黄色,果实成熟时犹如黄色的皮囊挂于枝头。其可食用部分为果肉,将其果实破开可见其内果皮表面与果肉分离,种子黑色,较大,被黄色果肉包裹着。其果皮内侧虽变软且含汁液,但入口后有如食沙砾般粗糙感;其果肉香甜爽滑,口味极佳。

五指那藤依植株大小其果实大小也有差异,一般在人类活动频繁地带发现的都较小,但也曾有人在深山密林里发现攀附古木而生

五指那藤

的大株五指那藤,其果实长约25厘米,直径约10厘米。

五指那藤

其它栽培技术无人工栽培记录及相关资料药用价值无此方面信息及研究报告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