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盗不隐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1-03-02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1】含义大盗不隐,最通俗的意思就是最大的盗贼不需要隐藏,他就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在这个世上,有让外界看来非常正常的工作、学习或者是生活圈。

它的另外一种说法即为“大盗隐于市”,说最大的盗贼就生活在我们周围,只是我们没有发觉而已。

由此可见,“大盗不隐”与“大盗隐于市”,都是盗贼的最高境界!

【2】举例1.【《鬼谷子》胠箧第十四】(这段出自庄子·胠箧)

原文:

将为胠箧①探囊②发匮③之盗,为之守备,则必摄缄滕④,固扃鐍⑤,此世俗之所谓智也。然而巨盗至,则负⑥匮揭⑦箧,担囊而趋⑧,唯恐缄滕、扃鐍之不固也。然则向之所谓智者,不乃为大盗积⑨者也。故尝试论之:世俗之所谓知者,有不为大盗积者乎?其所谓圣者,有不为大盗守者乎??

何以知其然耶?昔者⑩,齐国邻邑相望11,鸡狗之音相闻,网罟12之所布,耒耨13之所刺14,方15二千余里。阖16四境之内,所以立宗庙17社稷18,治邑屋州闾乡里19者,曷常20不法圣人哉!然而,田成子21一朝杀齐君,而盗其国。所盗者,岂独其国耶?并与其圣智之法而盗之。故田成子有乎盗贼之名,而身处尧舜22之安,小国不敢非,大国不敢诛,十二代而有齐国23。则是不乃窃齐国,并与其圣智之法。以守其盗贼之身乎?

【注释】

①胠箧:从旁边打开。箧,竹子做的箱子。这里是指把箱子打开。?

②探囊:掏摸囊袋。?

③发匮:匮,同柜,是一种木制的匣子。?

④摄缄滕:摄,系结,缠绕。缄滕,绳索。这里是指捆紧绳索。?

⑤扃鐍(jue):扃,门窗、箱柜上的开关。鐍,箱子上加锁的铰纽。这里统指箱子铰钮。?

⑥负:背着。?

⑦揭:高举。?

⑧趋:小跑。?

⑨积:收拾清理好物资。?

⑩昔者:从前。?

11?邻邑相望:指人口稠密,生活安定。?

12?网罟:网,原指捕兽工具。罟,原指捕鱼工具。?

13?耒耨:古代的犁。耨,古代的锄。?

14?刺:插入,这里指耕耘。?

15?方:古代表述面积的用语。方二千里就是指长2000里,宽2000里的面积。?

16?阖:同合,总共的意思。?

17?宗庙:同宗祭祖的地方。?

18?社稷:社,祭祀土神。稷,祭祀谷神。这里指国家政权。?

19?邑屋州闾乡里:《司马法》有“开四为邑”,“五比为闾,五州为乡”。邑屋、州闾、乡里都是指区域名称。?

20?曷常:何尝。?

21?田成子:春秋末,齐国大夫田恒。?

22?尧舜:古代贤明首领。?

23?十二代而有齐国:从敬仲至庄公共九代知齐政;自太公至威王三世为齐侯。共十二世。庄子为齐宣王时人故不算宣王。

2.【儒家思想的“大盗不隐”】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换句话说周朝礼乐思想的作者非常清楚愚昧的人不知道自己愚昧的道理。说得再具体一点,在中国语中"钓鱼"有欺骗之意,所以,姜子牙的“直钩钓鱼,愿者上钩”用老子说话的方式来说就是“大骗无钩”“大盗不隐”,明显得就是用非常手段赤裸裸的盗取了别人的信任,这就是儒家思想的理论基础。

从《论语》中可以看出儒家思想是篡位窃国的窃国大盗的思想,所以儒家思想就是公开搞阴谋诡计,公开主张用亡国之道的儒家思想来治理国家,从而最终实现篡位窃国的目的的思想。用老子说话的方式就是“大盗不隐”。就是最大的盗贼不需要隐藏。

综上所述,如果用老子说话的方式来说,儒家思想就是“大骗无钩,,大盗不隐,大奸若忠,大恶若善,大伪若真,大愚若智”等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