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五杰
“剑桥五杰”是克格勃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克格勃始终认为这五名来自剑桥的间谍是那时招募来的最实干的优秀外国间谍。他们然出身贵族,但是确实最坚实的共产主义信仰者。
二战期间,他们以“剑桥五杰”著称。在“五杰”中最先暴露的是唐纳德·马克林和盖伊·伯吉斯。他们在1951年跑到了莫斯科。哈罗德·金·菲尔比在1963年逃往苏联后被英国报刊称为“第三人”,“第四人”是1979年暴露的安东尼·布兰特。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记者们寻遍蛛丝马迹想找“第五人”但始终未果。这神秘的第五人的名字,直到戈尔季耶夫斯基在筹写克格勃第一总局第三部的秘史时才被发现,并首次予以披露。第五个人为维克多·罗斯柴尔德。
剑桥五杰人物介绍
伊·弗朗西斯·伯吉斯,五人中的第一个,1910年出生,曾担任过英国BBC广播主持人,英国军情六处探员,英国外交部部长秘书等职。
他父亲是一位英国海军军官,母亲出身于一个非常富有的家庭;20岁那年,他考取了剑桥大学历史专业。在剑桥大学里,伯吉斯因才智过人而小有名气,并且非常热衷于社会工作。
在上世纪30年代的剑桥大学里有个很有威望的地下组织,名叫“剑桥传道者”。其成员都是坚定的反法西斯主义者。伯吉斯就是其中的一员。
第二个人名叫唐纳德·麦克林,1915年出生。曾任英国驻法国、美国、埃及等国的外交官员。
麦克林的父亲是出生于英格兰的苏格兰人,一位自由党派的政治家,曾担任过教育委员会主席。
与伯吉斯不同的是麦克林早在上中学时就认真地接触到了共产主义思想。到了剑桥大学后,伯吉斯和麦克林两人经常在一起热切地讨论当前的时政问题。
大约1933年秋天,伯吉斯和麦克林一起被苏联克格勃秘密招募,开始了他们的间谍生涯。
克格勃,即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的简称,是1954年至1991年苏联的情报机构。由1917年创立的苏俄政府的安全机构“契卡”演变而来。克格勃以实力和效率著称于世。上世纪20年代末,当时被称为国家政治保卫总局的克格勃机构做出一项决定,征招间谍渗透到英国的政府各部门及情报机关中去。挑选的目标是名牌大学里那些出身富有,前途光明的大学生。
1934年6月,麦克林以优异成绩通过毕业考试,而伯吉斯却因病辍学。
1935年10月,麦克林第一次踏入了外交部的大门,从那时起,他也就成为这“五杰”中打入英国政权核心的第一位人物。
第三个人名叫菲尔比,这个人非比寻常。现在有很多研究者甚至把他作为五杰中排名第一的人来看待。
哈罗德·鲁塞金·菲尔比,1912年1月1日出生在当时英属殖民地印度的安巴拉。他的父亲是英国伯爵,在印度政府做文官。菲尔比13岁时回到英国,进了伦敦的威斯敏斯特学校。
出身富有的菲尔比,却天生具有反叛精神。他对自己所在的贵族阶层非常不满,在威斯敏斯特学校求学期间,他就聚集同学反抗英国公学的体制,令学校大为光火。
17岁那年,他考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在剑桥大学里,他不但阅读大量有关社会主义的经典著作,而且还积极参加学校里的社会主义者活动。1933年,21岁的菲尔比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差不多也就是在这一年里,他也被克格勃征招,成为伯吉斯秘密小组中的第三个人。现在有很多研究者甚至把他作为五杰中排名第一的人来看待,因为他的智慧和贡献在这五人中最为突出。
菲尔比和五杰中的其他人都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为苏联克格勃提供情报,却不要一分钱。并且,为此坚持了几十年。
在他去维也纳执行第一次任务的时候,目睹了奥地利政府与社会主义者之间的流血冲突,并且主动设法帮助那些受难的犹太人、社会主义者、共产党员脱离危险。
当菲尔比从维也纳返回伦敦以后不久,周围的朋友发现一个奇怪的事情,他整个像变了个人。他先是与那些左翼同志朋友断绝了来往,而后又加入了亲纳粹的英德联谊会,甚至在纳粹资助的一份刊物当了主编。
第四个人叫安东尼·布兰特,这个人是三一学院的艺术教授,英国艺术届的权威,同时兼任伊丽莎白女王的艺术顾问,但同时又是克格勃。
安东尼·布兰特,出身贵族家庭,同时又似乎与皇室有一些关系,是著名的艺术教授。他作为伊丽莎白女王的艺术顾问,可以自由出入皇宫,不受任何限制。因此,当情报部门开始怀疑他时,也无从下手。一个美国人曾指证他是苏联间谍,但因证依据不足,所以情报部门对他无可奈何。
后来,由于一位苏联高级特工的策反,而暴露。暴露后,被削去爵位,晚年平静的生活在家。
第五个人叫维克多·罗斯柴尔德,为第三代罗斯柴尔德爵士。
罗斯柴尔德是国际鼎鼎有名的金融家族,而此位罗斯柴尔德的祖上便是奈提·罗斯柴尔德。他出身贵族,智商奇高(达到184),不仅仅是有名的金融家,同时在绘画方面有很深的造诣,是原子物理的专家。二战时克格勃得到的英美研究原子弹的情报和第一手资料便是由他传递的,他也影响了苏联关于犹太复国的外交政策。其影响力之大,程度之深,实属剑桥五杰中之最,因此也有人认为他是剑桥五杰中影响力最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