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庆吉言银锭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喜庆吉言银锭

名称: 喜庆吉言银锭

制造年代:清

材料:银

规格: 重量单价20~50克

清代货币。喜庆吉言银锭是在社会文化影响下产生的。现今发现较早的银币是春秋中期的银“空首布”,其次是战国银贝币。银作为货币,到汉代已铸为银五铢钱流通。唐代银跻身于货币行列,参与经济发展,而此时币面铭文已见喜庆银锭的萌始,如“贺冬”等。

元代银一跃成为价值尺度,举凡贸易、借贷都用银,物价也以银价标识。形制以束腰圆头银铤为主,“仰面似船,覆置似案”式尚不多见。明初曾一度禁用金银币,直至1436年英宗继位,白银才成为正式货币,但形制仍未有定规,各种“银锭”、“元宝”流通市贸。清代马蹄形元宝成为主要银锭形式,打铸的铭文也多种多样。为了迎合世俗审美及心理需求,银锭上开始铸上“喜”字,以及吉庆话语用以娱乐人民。诸如“一本万利”,“招财童子至,利市仙官来”等,祈福纳祥,表达人们美好的生活愿望。而且部分用于新礼的小银锭,铸上孩儿面,并加双喜。

图示的喜庆吉言小银锭形制大部为马蹄形,部分为方形小银锭,重量普遍在20~50克之间,属碎银。市场价格依据银锭品相及重量、年代评定。具有收藏价值。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