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的八大铁律
图书信息书 名: 课堂教学的八大铁

律
作者:钟发全合者:刘经华
出版社:吉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01月
ISBN: 9787560147253
开本: 16开
定价: 29.80 元
内容简介《课堂教学的八大铁律》内容简介:课程改革,面对传统“坚硬”的课堂陋习,变革似乎显得力不从心。课堂教学走内涵发展之路,当它陷于疲软的时候,尤其需要简捷易行的指导。《课堂教学原规则——课程教学的八大“铁律”》因此酝酿而生。八大“铁律”,是课堂教学本真秩序的遵循,秉承着教育学、心理学的智慧灵光,融人了对课程、教材、教法、学情的综合考量,采用“否定之否定”的办法,即八个新的破冰举措、八个新的改革动向、八个新的一线教学引领。全书八个章节,八大“铁律”,条条直指课堂关键要害、要领,富有继承、遵守和革新三重内涵。它不是紧箍咒,不是教条,是与时俱进的彰显,是建构,更是探索。“以学定教”,旨在确立新的教学方向;“先学后教”,旨在构建新的教与学秩序;“授之以渔”,旨在点破教育乃是传授方法;“温故知新”,旨在“故”与“新”的与时俱进;“举一反三”,旨在教学资源的生态文明;“以疑促疑”,旨在恰当生发教学之问;“多少相宜”,旨在让教学更有讲究;“灵动应变”,旨在教学现场感的构建。
书中的八大“铁律”,集理性的文字与经典的案例于一体,集理念高度与操作指导于一体。这是一本叩问近年课堂教学现状的书,一本谋求教师自主解决困难的书。深信拥有此书,而后便会在课堂中有新行动,从而站稳课堂,赢在课堂。
作者简介钟发全,中国教育原规则研究第一人,人称教育、教研“怪才”、“偏才”、“鬼才”。从事教育16年来,尤其喜欢教育科研,1999自发构建“对讨论式教学的探索”课题,3年研究有10多万字的实验总结。2002年于《中国民族教育》发表第一篇教学论文《对讨论式教学的探索》。迄今为止,已有160篇教育类文章,发表于《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中小学管理》等几十家刊物。专著、编著《教育,春天里的发现》《校长原规则》《教师不跪着成长》《教师笑着教书》《学做学者》等10余本。多篇文章在人大复印资料全文刊载。
范明刚,大学文化,文学学士学位,市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山东省小学教育学会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会员。多次荣获优秀教师、教学质量先进个人、模范班主任、优秀教育工作者、山东省小学科学教科研先进工作者等称号,多次执教省市县级观摩课、优质课、公开课。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小学科学教科书(青岛版)开发与应用”课题。参与编写首都师大版全国综合实践活动教材教参若干课,参与青岛版小学科学教材建设。在《人民日报》《中国教师报》《山东教育》等报刊发表100多篇文章。主编《理念与智慧的博弈——新课案之课例解读》,参编《教师不跪着成长》《教师笑着教书》等。
图书目录引言
铁律一:以学定教
1.以学定教的误区反思
2.以学定教的实施策略
3.以学定教的内容调控
4.没有教不好的好学的学生
章节感言:以学定教,突显主体
铁律二:先学后教
1.先学后教面面观
2.先学后教的内涵解读
3.确定新的教学秩序
4.为学生之学做好准备
章节感言:先学后教立足一个“学”字
铁律三:授人以渔
1.“渔”先于“鱼”
2.教师要让学生自主捕鱼
3.“授之以渔”的策略解读
4.构建“渔场”
章节感言:“授之以渔”,要在“渔”上下工夫
铁律四:温故知新
1.懂时才能教
2.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现代应用
3.借“故”摘新桃
4.摘“新桃”练“种桃术”
章节感言:探寻“温故”与“知新”的结合点
铁律五:举一反三
1.举一反三面面观
2.举“一”才反“三”
3.举一反三的教学策略
4.捕捉母题,善于抓住“知识点”
章节感言:关键在于一个“活”字
铁律六:以疑促疑
1.不会思考就不会质疑
2.让上课堂生疑
3.怎样以疑促疑
4.让学生带着疑问走出课堂
章节感言:点燃疑问的火把
铁律七:多少相宜
1.多少相宜面面观
2.多少怎相宜
3.多少生相宜
4.追求多少相宜
章节感言:多少相宜在于一个“度
铁律八:灵动应变
1.应变展现教师的现场感
2.在灵动应变中实现自我课堂的控制
3.在有效调控中追求灵动应变
4.灵动应变是课堂的生命线
章节感言:把握应变的真谛
花絮1:追求课堂内涵发展
花絮2:路已经不在脚下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