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角鹦鹉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0-2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独角鹦鹉

名称类别【中文名称】独角鹦鹉[1]

【中文别名】翎冠鹦鹉 、独角仙、角鹦鹉

【拉丁学名】Eunymphicus cornutus

【命名时间】J. F. Gmelin, 1788

【英文名称】Horned Parakeet

【科属分类】鸟纲、鹦形目、鹦鹉科、独角鹦鹉属

外形特征

独角鹦鹉
独角鹦鹉

独角鹦鹉是非常稀少且昂贵的鸟种,体羽以绿色为主,背部有黄色,红额顶端有一束独特的翎毛。原生于新西兰,世界各地普遍度极低,其亚种欧维恩鹦鹉(Eunymphicus uvaeensisOuvea Parakeet)更为珍稀,数量更少,是有濒临绝种危机的鸟种;角鹦鹉与欧维恩鹦鹉在市场上的知名度与普及度都相当低,但其独特、美丽又加上一点小神秘的外表是非常引人入胜的鸟种。体长:约32cm(12.5吋)

[2]

分布范围分布于太平洋诸岛屿(包括中国的台湾省、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

独角鹦鹉
Eunymphicus uvaeensis-分布图(红色部分)

及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爪哇岛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3])

生活习性在野外的独角鹦鹉通常栖息于潮湿的森林以及开阔林地上,在非繁殖期时多成对或一小群一起觅食或

独角鹦鹉
欧维恩鹦鹉

活动,主食为水果类及种子,喜爱在树灌层来返活动,动作迅速警觉,不易接近观察与做研究纪录,巢穴多筑于树顶、中空枝干或岩壁洞穴裂缝中。

生长繁殖殖期多在10月到12月间,一次约产2至4颗卵;人工繁殖的独角鹦鹉很强健,适应

独角鹦鹉
独角鹦鹉

力高且快,繁殖不太困难,需要提供宽敞的鸟舍供它们飞行与活动,常至地面上活动及啄食食物所以落地式的宽敞鸟舍是较为适合的,但也因此须有定期有驱虫的动作,野生鸟或不甚稳定的进口鸟易发生肠道问题与无征兆的死亡情形,需多加注意,喂食上除了一般的混合种子当主食,也须常常提供定量的蔬果类食物补充各种营养。

独角鹦鹉与许多澳洲长尾鹦鹉近似,约在8个月大时即有繁殖能力,但切勿急着让它们繁殖,这样只会破坏鸟体本身毫无任何助益,尤其对母鸟来说是影响最大的,不但会伤了健康,更会导致危险的难产卡卵的情形,.处理不当易死亡,巢箱规格与澳洲长尾鹦鹉相仿即可, 参考规格20 x 20 x 35-45cm,一次繁殖生3至5颗蛋,雏鸟孵化约需20天,羽毛长成约35天,亲鸟大多能尽责的抚育后代,但常发生蛋未受精的情形。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