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月水母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海月水母

【学名】海月水母

【分类地位】腔肠动物门钵水母纲旗口水母目(Semaeostomae)

【别称】幽浮水母(台湾)

【分布】世界各海洋均有分布,在我国山东烟台沿岸,于七、八月间可发现成群的海月水母。

【形态描述】伞无色透明,呈圆盘状,直径约10~30厘米,身体98%是水。浮游时,外伞向上,下伞向下。伞缘有8个结节似的结构,内各有1个感觉器,在感觉器内各有1个中空的触手囊,囊的末端有平衡石。在每2个结节之间的伞缘,悬着许多触手。下伞中央有1个方形的口,口的四角各有1条下垂口腕。4个马蹄形的生殖腺呈粉红色。

【生物特性】口腕上有许多刺细胞,可放出刺丝麻痹小无脊椎动物,再将它吞入口中,经口道进入胃。胃较大,突出形成4个胃囊。食物被消化后,由辐管输送到全身,不能消化的残渣,仍由口排出。呼吸和排泄均由与水接触的体表进行。如果人不小心与它们的触须接触,立即会得皮疹,让人痛苦不堪。

【生 活 史】生活史中有典型的世代交替现象。海月水母为雌雄异体,外形相似。精子由口游出,,进入雌体消化腔中与卵融合成合子,合子附着在口腕上,发育成生有多纤毛的浮浪幼虫。经过一段时间的浮游,纤毛脱落下沉,附着在海底的物体上,成为有口和触手的水螅型幼体或钵口幼体(scyphistoma),以后用横裂生殖产生碟状幼体(ephyra),每个碟状幼体,经过翻转,最后发育长成自由生活的海月水母。有的未经复杂变态,可由螅状幼体直接发育成为成体。

【生 活 条 件】最适温度22-26度,温度上限为30度,下限为15度。最适盐度范围21-23。盐度下限为24,上限为32。耐氨氮、亚硝氮,上限为2毫克/升,水质越好活力越强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