黼
黼
拼音:fǔ
部首:黹,部外笔画:7,总笔画:19
五笔86:OGUY五笔98:OISY仓颉:TBIJB
笔顺编号:2243143252341251124四角号码:33227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9EFC
基本字义
● 黼
fǔㄈㄨˇ
◎ 古代礼服上绣的半黑半白的花纹:~座(帝王的宝座)。~黻(a.古代礼服所绣的花纹;b.喻华丽的辞藻)。~藻(指华美的辞藻)。
English
embroidered official or sacrificial robe
详细字义
◎ 黼 fǔ
〈名〉
(1) (形声。从黹( zhǐ),象缝处纵横交错之形;表示与缝衣或刺绣有关。甫声。本义:古代礼服上绣的半黑半白的花纹) 同本义 [square patch on official costume embroidered with white and black axes]
黼,白与黑相次文。——《说文》
玄衮及黼。——《诗·小雅·采菽》
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谓之黻。——《考工记·画缋之事》
宗彝藻火,粉米黼黻。——《书·益稷》
凡祭祀,共黼画组就之物。——《周礼·天官·典丝》
(2) 又
美者黼绣,是古天子之服。——《汉书·贾谊传》
黼衣黻裳不茹荤。——《荀子·哀公》
(3) 又如:黼依(绣有斧文的屏风。设于朝廷天子的座后);黼帷(绣有斧形花纹的帷账。古时天子所用);黼绣(绣有斧纹的衣服)。比喻辞藻华丽。如:黼黻(古代礼服所绣的花纹。也泛指花纹和有文采);黼藻(指华丽的辞藻)
《康熙字典》:
【亥集下】【黹字部】黼 ·康熙笔画:19·部外笔画:7
【唐韵】方榘切【广韵】方矩切【集韵】【韵会】匪父切,𠀤音甫。【说文】白与黑相次文。【周礼·冬官考工记】白与黑谓之黼。【尔雅·释器】斧谓之黼。【疏】黼,盖半白半黑,似斧刃白而身黑,取能断意。一说白西方色,黑北方色,西北黑白之交,乾阳位焉,刚健能断,故画黼以黑白为文。【礼·月令】季夏命妇官染采,黼黻文章必以法故。【贾谊·治安策】美者黼绣。【韩愈·乞巧文】黼黻帝躬。
考证:〔【礼·月令】季夏命妇官染采,黼黻文章必以法。〕谨照原文必以法下增故字。
《说文解字》:
【卷七】【黹部】黼
白与黑相次文。从黹甫声。方榘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