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斯楼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1-03-1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聚斯楼,座落于西坪镇赤石村长坑角落,坐北朝南,占地面积为9048平方米,呈方形。外墙为生质夯土,勒脚和基座、前埕和天井为乱毛石铺筑(砌)而成。土墙内为回形三层建筑,穿斗式木构架屋面为单檐歇山顶。

聚斯楼
安溪发现全省最早土楼

聚斯楼为土木结构,整体建筑由主体建筑、“虎牙”、池亭(丹池)、蜈蚣须护翼组成,三层建筑通高为10.2米,土墙长31.4米,宽31.2米,底部墙厚为1.85米,三层共72间。前大门门前设一个形似虎齿状石栏杆,即所称“虎牙”。大门之外还有一个方形莲花池。现存夯土墙为明洪武五年(1372年)建造的,其内木构架经多次维修,保留清中期的风格。

入门顶层设有神龛,正厅上供“土地公”、中厅设置“观音殿”、后厅三楼“典宝间”、下厅有“益生堂”等。据介绍,“典宝间”记载着李氏与林氏交接的历史沿续,只有年满60岁的林氏男人才能进去查阅。“益生堂”是一间相传18代的中药店,看病、制药联在一体,在闽南、台湾声誉相当好。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