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镇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石门镇

1、吉林省安图县石门镇长白山人类历史文化之开篇镇,地处于长白山下第一县—安图县东北部,位于东经128°51'-129°10',北纬42°39'-43°08',东与龙井市相邻,西与和龙市老头沟、天宝山二镇接壤,北接明月镇。东西长53公里,南北宽10公里,面积为322.29平方公里。全镇总人口为10264人,其中朝鲜族占人口总数的74.6%,是典型的民族乡镇。石门镇人民政府驻地茶条沟,在明月沟东南13公里处,辖16村43屯。镇区海拔290-1074米,流经镇区的布尔哈通河流域两岸上,台地、小盆地、小平原众多,适宜人类繁衍生息。在石门镇石门山发掘出的“安图人”是今已发现的长白山地区洪荒开天之始祖,也是中国东北最早的古人类之一。故称,石门为长白山人类历史文化的开篇镇。石门辖区在清末即有住户。1911年属延吉县第三区,1934年属延吉县石门村,1948年5月改为延吉县石门区,1956年为石门乡,1958年建延吉县石门人民公社,同年11月划归安图县,1983年社改乡,1984年改为镇。

石门镇境地貌类型有谷地、中起伏低山、中起伏中山,主要山脉有同林岭、英额岭。山体由花岗岩、变质岩构成;地表组成物以风化砂为主,地段在10。-25。之间;全镇矿藏主要有石灰石、玄武石、钾长石、闪长石、硅灰石、铁等,其中闪长石经地质部门专家鉴定其色泽、蕴藏量实属世界罕见,具有较高的开采价值。布尔哈通河谷地比较开阔,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在500-800米之间,最高点天宝山1074米,最低点榆树川290米,布尔哈通河自东北向西南流经境域;南柳河、茶条河终年不涸,镇域气候温凉半湿润。5-9月份活动积温245℃-260℃,无霜期为120天-130天。年平均降水量480毫米。有耕地2741公顷,其中旱田2017公顷,水田724公顷。布尔哈通河谷地较为肥沃,主要土壤为酸性灰综壤土,有机质含量4.93%;酸性岩准灰综壤,有机质含量4.38%;砂壤冲击型水稻土,有机质含量3.26%;草甸型水稻土,有机质含量5.06%。园地面积78公顷;林地面积25783公顷,主要为阔叶次生林或灌木为主,其中集体林12782公顷,余为石门林场施业区;居民区389公顷;交通用地250公顷;水域454公顷;草地资源总面积8206公顷;未利用土地2646公顷。镇内土质比较肥沃,尤以农、林、牧、副、渔产业化生产较为适宜,是安图县烟叶、粮食高效农作物生产区。主要粮食作物有水稻、玉米、大豆、谷子等;农业经济作物有烤烟、亚麻、黑豆、辣椒、小粒黄豆等;种植业有人参、沙参、秸梗、木耳、红景天等;养殖业有牛、羊、猪、禽、鹿、蜂、林蛙等。野生经济植物资源丰富,品种繁多。富含药用野生植物,食用野生植物,密源植物等。

驻镇企业有安图良种场、安图县石门林场、七七O一战备粮库等。长图铁路穿镇而过,有茶条沟、榆树川等站所,图乌公路与长图铁路并行,村屯间均有通行大型机动车辆之乡路。

镇内有建国后相继建成的革命烈士纪念碑14座,有中小学2所,镇办成人技术学校1所,16个村卫生所与镇卫生院构成了镇卫生保健网络。

镇境有青铜时代或早期铁器时代的崇实墓群、龙兴屯古墓群遗址、榆树川遗址、舞鹤寺庙址、五虎岭遗址、九岩烽火台、茶条沟秋收斗争址等,其中,榆树川、头沟屯等遗址是与渤海或相迭压的原始遗址。其主要文化内涵是夹砂的黄褐或红褐色的素面陶,磨制的石斧、穿孔的石刀、黑曜石石核、石片及石磨棒等。渤海辽金时期的遗址、寺庙址、山城址众多。其古城多建筑在地势险要的山巅上。历史上的石门镇域作为图们江流域与吉林、敦化等联系的交通要冲和军事重镇,历史久远、经济繁荣、文化底蕴深厚,成为长白山人类不畏困苦,坚强不屈,百折不挠,开荒开拓之文明史的缩影。镇区内风景秀丽迷人,游客络绎不绝,奇蜂异石,景观独特;著名的“安图人”洞穴遗址与“石门山碑”成为石门镇宝贵的旅游资源;“小鱼汤”味道鲜美,口感独特,为石门之主打品牌。此外,独特的朝鲜族民俗风情,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陕西省洛南县石门镇石门镇位于洛南县城北15公里处,东邻石坡镇,西接麻坪镇,南连城关镇,北依渭南华阴市和华县,镇政府驻地石门街村,自古是商洛通往关中的要道,素有洛南“北大门”之称。全镇辖20个行政村,184个村民小组,6792户,23998人,总面积180平方公里,耕地28314亩,人均1.1亩左右,林地18.7万亩。

全镇南北狭长,东西较窄,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境内主产小麦、玉米等,经济作物以白麻而远近闻名。矿产资源丰富,金属矿种有金、银、铅、钼、铁、钨、锰等,非金属有石英砂、二氧化硅等,含量大,品位高,极具开采价值。石灰石藏量丰富,遍布全镇,氧化钙含量达50%以上。绿、黄、红、白四色大理石,十几家企业正在开采。林产品以油松为主,还有栋、柏、柳、桐、椿等。中药材有天麻、红参、柴胡、党参、五味子、麦冬等。“畜、烟、果、药、桑”成为强镇富民的主导产业。生猪、肉牛存栏居全县之首,烤烟面积和产值为全县第一。桥河村核桃省内外闻名,花卉、奇石特色产业年交易额达40余万元。

交通、通讯极为便利,省道洛华路穿境而过,已开通4000个自动程控电话,移动联通网络覆盖全镇。境内企业密集,黄龙钼业小区是全县三大工业园区之一,现有包括钼业在内企业共计69家,支撑起全县矿产资源开发半壁江山。

全镇文化娱乐设施齐全,风景优美,旅游业前景广阔。“云蒙观华”不胜险,罗沟溶洞有奇观,庙沟泉水清又甜,石门烟雾天下传更是名符其实。境内玉虚洞风景区,名扬省内外,是该县主要旅游景点之一。

3、陕西省岚皋县石门镇石门镇位于岚皋县城西部。相传,早年有一僧背负铁佛,先极轻,至该地忽重,不能移步,即在此建铁佛寺。因此,曾叫铁佛,后因境内横溪河与岚大公路交界处两山壁立,形似石门,故改名石门。清代,岚皋行政区划为东、西、南、北4乡,计50保,铁佛寺为西乡。中华民国(1912年),废清制,设东、西、南、北、中5区,计32保,铁佛寺为西区。1939年,联保改乡,设铁佛乡.。皋解放后,废民国乡镇制。1949年12月始相继设7区,铁佛以区公所驻地命名为铁佛区。1982年,省地名委员会批准铁佛区更名为石门区,辖铁佛乡、立新乡、榨溪乡、八一乡、小沟乡。1996年11月,经省市县委批准撤区并镇,更名为石门镇,将原石门区的铁佛乡、立新乡、小沟乡和官元区的红光乡划并为石门镇。原石门区管辖的榨溪乡、八一乡划归民主镇和堰门乡。全镇现辖16个行政村和一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10864人,境内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山清水秀,物产丰富,民风淳朴。

4、浙江省江山市石门镇石门镇位于江山市区东南部19公里处,东接长台,北接清湖至市区,南与峡口毗邻,规划中的黄衢南高速公路出口处设在石门,地理位置非常优越。境内有风景秀丽的江郎山,那巍巍矗矗、直上云霄的三爿石,闻名省内外,成了国家级风景区,优美的传说,诱人景色,使人流连忘返,吸引着大批国内外游客。

全镇土地总面积95.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8152.1亩,其中水田面积26324.4亩,旱地面积1827.7亩。石门镇属钱江源头,水资源丰富,全镇形成三大灌溉水系:联家弄灌区、塘北垄灌区、新山电灌区,并有峡口水库东岗渠、中岗渠横穿镇区,基本确保全镇粮田灌溉和农村居民用水。

石门下辖33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27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3053人,全镇有7所学校,其中初中2所,小学5所,还建有上规模、上档次的城南幼儿园石门分园,村村开通了程控电话。村村实现了有线电视联网,有线电视。全镇27个行政村全部通公路,结合康庄工程建设,全镇33个行政村村主道已基本进行了硬化。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2133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993元。农业方面,以家得利生猪养殖场为龙头的畜牧园区已初步建成,年出生猪近2万头;以杭州蓝天园林公司、市绿业公司和神州园艺公司为主的万亩花卉苗木基地也已形成。工业方面,平瓦厂、伟峰家具厂和就是饮料厂共同构筑了石门的工业支柱,石门镇工业园区也正规划筹建中。

“东藏古刹仙居寺,南屏奇峰三片石,西有天成神仙床,北依平岗索赋岭”,是石门山水风光和地理优越的生动写照。天斧神工的石大门,古藤倒悬,草木萋萋,水帘如瀑,正对着千年古刹仙居寺,蔚魏壮观。镇内有市级文物保护“商前达坪遗址”、“西周土墩墓群”、“明清漾塔”等,颇具考古价值和开发潜力。石门不仅山川雄奇,风光秀美,更是人才辈出,北宋著名词人毛滂,历任明代两朝礼、吏、刑三部尚书毛恺,铁砚先生毛晃,经学大师毛居正,当代国学大师毛子水……千余年来曾出过8位尚书,83名进士。最近,考证出一部清漾毛氏族谱与毛泽东渊源相关,列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的《清漾毛氏族谱》查证出毛泽东及蒋介石原配夫人毛福梅之祖籍乃石门镇清漾村,“龙凤村”更使石门名声大作,文人墨客纷至沓来,探寻其中奥秘,清漾古村落已列入省历史文化保护区,有着丰富的人文底蕴是石门人文旅游一大景致。

5、山东省临沭县石门镇石门镇地处临沭县南部,鲁苏两省三县交界处,面积128.3平方公里,辖29个行政村(街)共75个自然村,5.3万人,是鲁南苏北重镇之一。1995年被淮海经济区评为“淮海名镇”,1996年被山东省政府命名为“山东省新型乡镇”。S225省道纵贯南北,交通十分方便。东部为平原,西部多丘陵,耕地 6667公顷 。传统农作物以小麦、玉米、花生、地瓜为主。

石门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北宋时期即设镇治,境内“石门夜雨”系古郯八景之一;沭河古道被誉为“北方漓江”;老虎崖、箭眼石、大官庄清代地主庄园、陈官庄周汉时期墓群、荞麦涧大汶口文化遗址等古迹闻名遐迩;子路、屈复、王椽等文人墨客都曾莅临石门并留下千古绝唱。

6、河北省卢龙县石门镇石门镇地处卢龙县西南部与滦县、昌黎相接是秦皇岛的“西大门”,镇域面积89.94平方公里,辖49个行政村,全镇15303户,总人口4.4万,205国道与京哈铁路从镇区穿过,交通发达,2000年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城镇建设示范镇,2004年被定为省级安全生产示范镇。

几年来,该镇的各项事业都有长足发展。不管是招商引资、财政税收、小城镇建设,还是社会稳定、计划生育等工作,都在全县名列前茅。镇内民营企业达到645家,从业人员4336人,年创产值1.1亿元。该镇已形成以镇政府为核心的商业服务中心;以东北部学校为核心,发展职业教育为主的东北部文化区,以以建材小区为重点的西北部建材工业区的“一核两翼” 小城镇发展格局。农业上形成以东阚、西阚和孟团店为中心的核桃基地,以高各庄为中心辐射周边十个行政村的食用葡萄基地,以唱石门生猪养殖、胡石门蛋鸡养殖、孟石门獭兔养殖为主的养殖基地和甘薯种植基地。

7、浙江省桐乡市石门镇石门镇位于浙江桐乡市中部,东距梧桐镇10公里。总面积43.26平方公里,其中镇区面积2平方公里。镇地处京杭运河畔,交通便利,明清时工商业兴盛,尤以蚕桑贸易、榨油业著称。

石门为浙北古镇,春秋时吴越相争,“置石门为吴越限”(清光绪《石门县志》卷一),故名石门。唐设石门驿。南宋时于石门驿中设行幄,为皇帝往来之行宫。又设酒务、税务。元置巡检司,明设课税局,成为运河上军事要地和交通重镇。明宣德五年(1430)桐乡建县后,镇以寺弄为界,东称石湾,属桐乡县,西称石门,隶崇德县。清康熙时(1662~1722),改崇德县为石门县,石门镇改称玉溪镇。民国3年(1914),石门县复称崇德县,玉溪镇复名石门镇。民国时期,石湾、石门仍分隶桐乡、崇德两县。1950年5月,石门、石湾合为一镇,称石门镇,属崇德县。1958年10月,隶于石门公社。1959年6月,又为桐乡县直属镇(桐乡、崇德两县于1958年11月合并)。1987年2月,并石门乡入石门镇,实行镇管村体制。1998年10月,撤销安兴乡建制,并入石门镇。

石门湖羊交易市场始建于1992年9月,占地18亩,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营业用房60余间。市场设有管委会、检疫办公室等机构,仓库、宿舍等服务设施齐全。1998年,交易肉羊16万头,羊皮20万张,交易额7200万元,湖羊远销上海、江苏、广东、福州、温州、新疆等省市,进场交易客商来自新疆、上海、江苏、山东及省内各地,具有较大的知名度,成为杭嘉湖及江浙交界地区最大的商品湖羊交易市场。

石门镇以市场为导向,以“一优、二高”农业为目标,以效益农业为核心,积极推广“名、特、优”农产品,一批新兴的种、养业得到较快发展,逐步形成了陆家庄村的养猪,天星村的桂花,石门、民联村的葡萄,民联村的树苗,余墩村的“五秧”,四星片的菊花等一批高产、优质、高效农产品基地,“一村一品”,成为石门镇农业的显著特色。农业龙头企业应运而生,桐乡新星杭白菊制品有限公司被市人民政府命名为市级农业龙头企业,成为目前国内最大杭白菊加工出口企业。迄今,全镇已建立粮食、蚕桑、杭白菊、湖羊、葡萄、生猪、树苗、蔬菜、桂花、水产等10个农产品基地。

石门镇是桐乡市西北部的中心城镇、农副产品的集散中心,辐射面涉及毗邻的各个乡镇及湖州郊区等地,集市贸易十分活跃,先后辟有湖羊、木材、小商品、蔬菜副食品等专业市场。城镇建设以运河航运改造工程为契机,进入加快建设与发展阶段。石门大桥、新南高桥、新东高桥相继建成,一个以中心路为轴心,以中兴路南段综合区,中兴路中段商贸旅游区、中兴路北段经济区开发建设为重点的城建格局已全面展开。一轴(中兴路为主轴)二区(运河南北两岸两个居住小区)三片(城镇东北、东南、西部三大工业仓储集中区)的城镇总体布局初步形成。

石门镇年产杭白菊700余吨。建国前,石门镇杭白菊已直销粤、港、澳及东南亚。现在,逐渐注重对杭白菊的深加工,新星杭白菊制品有限公司和石门食品饮料厂,年加工2500多吨杭白菊,进一步提高了出口市场的占有率。

该镇为现代著名漫画家、文学家丰子恺故乡,其故居缘缘堂1985年重建落成,丰子恺漫画馆1998年开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张琴秋诞生于此。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罗家角遗址位于镇区东北部2公里,现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甘肃省天祝县石门镇

石门镇

石门镇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西部。北接打柴沟镇,东连华藏寺镇,西邻炭山岭镇,南与永登县相邻。因境内两山对峙的石崖呈门状而得名,藏语称该地为雅尔隆特尔钦。面积194.9平方千米,镇人民政府驻马营坡村,距县城14千米。镇辖维芨滩、大塘、石门、马营坡、岔岔洼、宽沟、石板湾、火烧城8个村民委员会,22个村民小组和1个居民委员会,2451户,总人口8816人(含省建材厂人数),其中少数民族2164人,占总人口的24.5%。

境内大部分地处石门河谷。海拔在2591~3535米之间,年均气温1.5℃,年均降水量420毫米。地貌类型属西南部高山峡谷区,主要河流有石门河。耕地面积1.06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青稞、油菜籽、洋芋等经济作物有蒜苗、荷兰豆、西葫芦等,2005年粮食总产量118万千克,油籽9.5万千克。草原面积18.36万亩,大部分为灌木草场,有大小畜2.25万头(只),主要畜种有牦牛、马、犏牛、绒山羊、绵羊等。森林面积7.08万亩,大部分为灌木林,有少量的柏和云杉。矿产资源有石膏、石灰石、石英石、砂金等,是天祝县石膏矿石主产区。野生动物有猞猁、马鹿、麝、蓝马鸡、雪鸡、野雉等。野中药材有羌活、秦艽、赤芍、冬虫夏草等。

2000年农牧业总产值1.35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450元。

镇有小学5所,村校5所,在校学生622名,教师77名;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20名。有省属建材厂、地区水泥厂及县有关部门下属单位土管所、兽医站、农技站等。

石门沟是天祝著名的风景区,有骆驼峰等10多处旅游景点和草原公园等旅游接待点,建有省内一流的标准赛马场。有建于明代的石门寺。

9、河北省遵化市石门镇镇政府驻石门四村。面积70.9平方千米,人口3.16万。辖34个村委会:石门一、石门二、石门三、石门四、韦家岭、大张庄、小张庄、郭家沟、八户庄、傅家铺、王家铺、屈家铺、李官屯、季庄子、窄各庄、黄各庄、寒河庄、九间房、小辛庄、大辛庄、贾庄子、义井铺、小汤河、提举坞、南六盘营、北六盘营、小渤海寨、大岳各庄、小岳各庄、山庄、上庄、北窑、文山、周家。

2008年新年伊始,一次特殊的扫墓活动,在河北唐山市遵化市石门镇长城抗战阵亡将士公墓隆重举行,这是自1933年长城抗战之后75年来,国民革命军第29军阵亡官兵,第一次由长城考察暨战争历史的热心志愿者寻访到遗属,缅怀抗战英雄事迹并上坟祭拜、认祖归宗。[1]

10、重庆市江津区石门镇概况

石门镇位于江津区西部,长江北岸,距江津城区51千米,西与永川区接壤。面积99.5平方千米,人口4.7万多人(2007年)。辖平等社区,白坪、李家、永安、金龙4个行政村。成渝铁路、吴朱公路过境。长江边第一大佛石门大佛寺摩岩造像为重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石笋山森林公园为重庆市级风景区。

沿革

1950年前后为石门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3年建镇。1997年,面积65.5平方千米,人口4.5万,辖凉亭、白坪、银石、中合、安胜、长堰、金石、金龙、花园、埂上、玉林、石砌、石沟、桐坪、半坪、柴林、李家、文滩、河口、三利、官道、羊石、寿增、罗、土地、小林26个行政村和石门街道1个居委会。[2]

11、云南省云龙县石门镇石门镇位于狮尾河下游两岸,是一个四面环山的带形小集镇。民国18年(1929年)县治从宝丰迁至石门,1949年城区面积有0.15平方公里(包括居民区内狮尾河),居民住房沿狮尾河南北山坡呈阶梯形建造。1950年以后,向西北方向发展。至1989年城区面积扩大为2.7平方公里。2003年人口统计年报石门镇总人口为12225人(其中:男6460人、女5765人)。[3]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