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一代收发射频芯片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1-03-1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一、概述芯片集成了接收通道和发射通道,并集成了接收发射频率综合器,通过片外少许的元件即可实现北斗一代射频信号的接收和发射。接收通道采用两次变频结构,首先把射频信号下变频到第一中频,然后再通过正交混频器产生最终的正交中频信号。发射通道采用直接调制结构,可直接处理TTL电平输入信号,调制到所需载波频率处,完成发射功能。

二、结构框图

北斗一代收发射频芯片

三、管脚配置

北斗一代收发射频芯片

四、交流指标参数

描述

最小值

典型值

最大值

单位

接收部分

输入频率

2491.75

MHz

输入信号带宽

+/-4.08

MHz

输入信号幅度

-100

-50

dBm

噪声系数

5

dB

输出频率

12.24

MHz

输出信号幅度

模拟信号, 1kOhm负载上1V Vp-p

1

V

I/Q 相位误差

1.5

Degree

I/Q 幅度误差

0.4

dB

AGC范围

8位数字控制

55

dB

Rx LO 相位噪声

@100Hz

@1KHz

@10KHz

@100KHz

-65

-75

-85

-95

dBc/Hz

输出时钟频率

LVTTL, 50% duty cycle

50

MHz

输入阻抗

差分输入阻抗

100

ohm

输入驻波比

2

发射部分

发射频率

1615.68±4.08

MHz

发射功率

可调,数字控制

-10

+5

dBm

输出一分贝压缩点

+10

dBm

发射部分数据输入

LVTTL

发射数据率

BPSK数据流

4.08

Mbps

带外杂散抑制

1580~1650MHz以外

-90dBW/4KHz

dBW

调制相位误差

1.5

Degree

发射LO相噪

@100Hz

@1KHz

@10KHz

@100KHz

-70

-80

-90

-100

dBc/Hz

载波抑制

30

dB

输入阻抗

单端

1000

ohm

输出阻抗

单端

50

ohm

输出驻波比

2

五、应用电路

北斗一代收发射频芯片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