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
简介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位于连云港
范围主要是:拥有深水组合大港优势,临港产业用地空间优势,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园区优势,出口加工区和保税园区等开放载体优势,国际化海滨新城的城市功能优势,以及森林公园、河口湿地等生态旅游优势在内的712.5平方公里的区域。四个功能分区 (1)综合服务功能区。主要由东部海滨新城承担。围绕建设国际性港口城市的标志区,加快完善金融商贸、现代物流、研发设计、商务会展等功能。(2)产业集聚功能区。包括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区、徐圩临港产业区、保税物流园区和保税港区等。(3)科教文化功能区。主要是科教创业园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基地。(4)旅游生态功能区。重点建设好海滨带、花果山、临洪河、埒子口等旅游生态功能区。主要功能定位 东中西区域合作发展创新示范区;面向东北亚、服务中西部的对外开放重要门户;沿海中部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现代物流中心;我国东部地区的重要经济增长极、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国际性、生态型海港城市标志区。原则 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坚持先行先试、共同获益、务实渐进的原则深远意义一是有利于探索新时期区域共同发展的机制。中国目前的改革试点先行先试的内容各有侧重,如果与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五个统筹”相对应,涵盖了扩大对外开放、城乡统筹发展、“两型社会”建设等诸多方面,唯独缺少统筹区域发展这一主题。从完善国家改革试验体系出发,有必要设立一个以统筹区域共同发展为鲜明主题的改革试点。近年来连云港与郑州、西安、兰州、银川、西宁、乌鲁木齐等中西部城市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在内地建设了一批“无水港”,与苏南发达地区合作共建产业园区,在区域合作发展上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做了一些先行先试的基础性工作。连云港比其他地区更符合国家选择区域合作发展改革试点的布局要求和基础条件。因此,建议尽快在连云港设立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探索新时期区域共同发展的体制机制。
二是有利于构建中国对外开放新的重要门户。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将会进一步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从国际看,东北亚是全球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区域之一,其地区生产总值占亚洲的70%,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加深趋势下,加强东北亚区域合作将是中国对外合作的重点。另外,在全球资源争夺加剧的背景下,从保障资源安全和西部边疆稳定考虑,中亚地区将成为我国对外合作的又一重点。从国内看,东、中、西三大区域对外开放水平悬殊巨大,扩大中西部对外开放,优化对外开放总体格局,将成为我国对外开放战略的重点。通过设立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构建一个具有较强辐射带动能力的对外开放门户,推动新亚欧大陆桥东西海陆双向开放,既有利于加强中国与东北亚、中亚国家之间的合作,又能将中西部地区推向对外开放的前沿,符合国家扩大对外开放的总体战略取向。
三是有利于培育区域经济发展新的重要增长极。《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将江苏沿海地区建设“成为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和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 。近年来,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连云港的发展也都给予了很高定位,殷切期望连云港在促进区域共同发展上发挥更大作用。设立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有利于全面加快连云港发展步伐,培育沿海东部新的重要增长极。
四是有利于开创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新局面。建设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能从更深层次上推动东中西三大区域对接融合发展。从沿海地区发展看,尽管东部沿海是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但事实上内部发展并不平衡。加快江苏沿海地区开发建设,有利于提升东部沿海经济整体竞争力。从淮海经济区发展看,这一区域是连接东部与中西部的纽带,但经济发展比较滞后,影响沿海经济势能向中西部地区扩散。通过加快连云港示范区开发建设,带动淮海经济区崛起,将会直接拉动中西部地区发展。从江苏发展看,苏南、苏中、苏北差距是中国东、中、西三大区域发展差距的缩影。加快连云港的开发建设,带动苏北振兴、苏中崛起,进而促进江苏均衡发展,在全国范围内都具有典型示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