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备真备

吉备真备(693—775)
【简介】[1]吉备真备(693--775)出生在备中(今冈山县境内)小田川流域下道郡(今真备町、矢挂町附近)的一个地方豪族家庭,其时正值日本奈良时代(710-784)。
奈良时代赴唐留学生,著名学者,原姓下道朝臣。传说中吉备真备用汉字楷体偏旁创立片假名,这个说法亦为早期台湾历史教科书和现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科书采。世居吉备国,父下道朝臣国胜任有卫士少尉职。少年时曾入大学寮学习。717年(灵龟二年),与阿倍仲麻吕、大和长冈及学问僧玄昉等随多治比县守为首的第九次遣唐使团入唐学习。在长安鸿胪寺就学于四门助教赵玄默。在唐留学近19年,研究唐代的天文、历法、音乐、法律、兵法、建筑等知识,均有较深造诣。回国时,带回大量中国书籍和器物。带回的《唐礼》对日本朝廷礼仪的完善和改进有很大影响,《太衍历经》《太衍厉立成》促进了日本的历法改革,使唐代历法得以在日本推广和使用。带回的乐器和乐书对于唐乐在日本的传播起到积极作用。中国早已失传的《乐书要录》现仍在日本保存,成为研究唐代音乐的重要资料。735年(天平七年),回国后,被任命为大学助,指导400多名学生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后又任东宫学士、春宫大夫等职,曾为阿倍内亲王(后来的孝谦天皇)讲授《礼记》《汉书》等中国典籍。752年以副使身份随藤原清河大使第二次赴唐。使团抵长安后,唐玄宗曾接见,并赠吉备真备银青光禄大夫称号,离唐时玄宗赠诗相送。使团于753年10月至扬州拜访著名高僧鉴真,对其日后东渡有所影响。归国后,他仕途得志,屡获升迁,官至右大臣。任右大臣期间,参照《唐律》等中国法律删定了《养老律令》。他还以《颜氏家训》为蓝本,写成《私教类聚》一书,以训诫子孙励精图治,为历代日本思想家、教育家所称道。775年(宝龟六年)10月病逝。
【经历】养老元年(717)被朝廷选为第9次遣唐使团随行留学生,与阿部仲麻吕等一道,自难波港(今大阪市一带)乘船出航,几经艰险来到唐朝京都长安。自是,吉备真备在政治稳定、经济、文化艺术空前繁荣的唐朝留学长达18年,其间他在长安国子监勤奋钻研了三史、五经、名刑、算术、汉音、书法等多门学问,并将政治、法律、军事、数学、天文、历法、音乐等方面的大量书籍和文物带回日本,其中明确记载的有《唐礼》130卷,《大衍历经》1卷,《太衍立成》12卷,《乐书要录》10卷等。
天平胜宝四年(752),通晓经史、熟悉唐朝国情的吉备真备受皇廷之命,作为第十一次遣唐使副使,再度漂洋渡海,来到长安吸取盛唐文化,翌年偕阿部仲麻吕、鉴真和尚归国,不巧途中恰遇飓风恶浪,阿部仲麻吕被迫漂流返回中国,而吉备真备与弘扬华夏文化的伟大使者鉴真和尚,历尽颠簸,终于抵达日本。
晚年,吉备真备毅然辞官还乡,时常踞凸立小田川清流畔的巨岩上,弹琴低吟,遥想追怀伴随他前后度过19个春秋的文化名城长安,于山野的恬静中度过了余生。这方饱涵历史灵性的巨岩至今犹在,被称作“弹琴岩”。
【对日本社会的贡献】经过645年“大化革新”后,日本以儒教为政治的指导原理,设立了大学寮,以经史为教科书,培养官吏。吉备真备被任命为大学寮教授,前后在这里向400余名学生讲授了谓之“六道”的五经、三史、明法、算术、音韵、籀篆等。特别是他以“三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为教学内容,诱导了尔后日本在学制领域的重大改革,他从唐携归的《唐礼》,大大有助于政府礼典的修订;他又依据唐之《大衍历经》,于天平宝字七年废除日本原始的“仪凤历”,改用太衍历。“三史”的研究,并非仅仅局限于中国史书的训诂,进而取之所长,应用于日本国史的撰修。中国的围棋由吉备真备首次带至东瀛,从而开拓出日本围棋文化的源流。他还根据汉字的偏旁部首结构,发明了日本文字中的字母“片假名”被尊崇为“国语之父”。
【纪念吉备真备】1986年,为了纪念吉备真备将唐代文化传入日本1250年,为了中日人民永远友好,日本国冈山县县民和西安市人民协力在西安唐国子监遗址上共建了“吉备真备纪念碑”。1988年,在吉备真备的故乡冈山县真备町,建造了充溢着浓郁唐代情调的“真备公园”和“吉备真备公园”。漫步园内,月亮圆门,小桥流水,六角古亭,格局别致;青松苍翠,杨柳依依,垂槐虬曲,风韵独存。尤其是突出吉备真备入唐求学景况的大型石刻屏风和目前日本之最的石造两米见方围棋盘,将盛唐的风雅氛围一举推向高潮。园中心高耸着由著名日中友好人士、周总理生前好友冈崎嘉平太老先生挥毫题就的“遣唐留学生吉备真备纪念碑”,纪念碑正面镶嵌着吉备真备身着唐装手按佩剑的逼真形像。真备公园门口,是独具特色的唐代建筑格调大型吉备真备纪念馆,馆内收藏着各种珍贵文物和描绘他入唐盛况的及其拜谒唐玄宗的巨幅画卷。附有日本第50代天皇桓武天皇(737--806)御笔题词:“故右大臣,往学盈归,播风弘道,遂登端揆。”
为缅怀吉备真备,当地町民至今仍珍视着每年两次隆重的传统节日,一个是仲秋明月之夜,举行“弹琴祭”,在小田川畔弹琴岩上鼓琴吹箫,深情歌吟;一个是盛夏之际举行的“遣唐使行列祭”,人们身着唐朝服装,扮作遣唐使节,排成丽逶长队行进,十分雄壮威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