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红英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1-03-1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90.09-1994.06:毕业于北京农业工程大学设备工程与管理专业获学士学位

1997.09-1999.07: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获硕士学位

1999.09-2002.12: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获博士学位

2003.04-2005.06:哈尔滨工程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1994.07-1998.06:哈尔滨理工大学任助教

1998.08-1999.07: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设计系任助教

1999.08-2003.07: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设计系任讲师

2003.08-2009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设计系任副教授

2009-目前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设计系任教授

全国机构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学科

机械设计及理论

研究方向

1. 在参数化设计方面:在UG、SolidWorks及AutoCAD平台上进行二次开发,为企业开发专用的设计及加工软件。2. 在机构学方面,提出了平面连杆机构综合的数值比较法,并研制了相应的设计软件。3. 在智能控制方面,开发了叶片测量仪控制软件。

代表性的论著成果

[1] 于红英,张鹏顺,黄浩,温建民. 非牛顿体通用模型线接触弹流的数值分析.摩擦学学报. 2000年2月, 20(1):55~58

[2] Wang Zhixing,Yu Hongying, Tang Dewei and Li Jiansheng. Study on rigid-body guidance synthesis of planar linkage. Mechanism and Machine Theory. 2002, Vol. 37 No. 7,pp673~684

[3] Yu Hongying,Wang Zhixing,Tang Dewei and Li Jiansheng. Study on Numerical Comparison Method for Planar Six-Bar Dwell Mechanism Synthesis. The Eleventh World Congress in Mechanism and Machine Science. Proceedings volume 1, April 2004, pp191~196

[4] 于红英,唐德威,伞红军. 汽轮机叶片参数化设计关键技术研究.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06年10月,12(10):1-6

[5] 于红英,唐德威. 平面铰链五杆机构的奇异性研究.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07年3月,39(3):381~385

[6] Yu Hongying, Tang Dewei, Wang Zhixing. Study on a new computer path synthesis method of a four-bar linkage. Mechanism and Machine Theory. 2007,Vol.42 No.4,pp383~392

[7] 于红英, 刘文涛, 赵广亮. YP02型叶片测量仪软件系统开发的关键技术. 机械工程学报. 2008年4月,44(4):239~245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