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回忆自述
书籍简介:书名:我的回忆自述
作者:李继忠
出书机构:北京时代弄潮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网络推广:个人出书网老人出书网学生出书网家族出书网
媒体支持:时代文化出版社
合作宣传:时代教育出版社时代文献出版社时代作家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年12月
字数:50千字
页数:207页
版次:2009年12月第1版
开本:850×1168 1/32
纸张:胶版纸
包装:平装
定价:25元
作者自述:人老了总爱回忆过去。我早就想把过去经历过的事情写一写,直到2009年才真

正动手,在国庆60周年之际完成了定稿。遂委托北京时代弄潮文化发展公司做个人出书。所谓个人出书完全是我个人的事,不为出版,更不发行,为我个人回忆所用,也可为家人、亲友浏览纪念。
我所写的是从1946年初我14岁参加革命工作到1992年底61岁离休为止的47年间的工作经历。这些都是我所经历的工作事实,并无涉及其他,更无虚构。平铺直叙,回忆自述。
书中个别地方也写了一些大的背景情情况,这些是参考了一些资料的,有的是靠记忆,可能有不准确的地方,不能作为正式资料引用。
我这点文字不能算作回忆录。有些回忆录记述了赫赫战功,有些回忆录有着经天纬地的功勋。我的这点东西不能与之相比。我记述的都是平平常常的经历和事实,因此起名谓《我的回忆与自述》,仅此而已。
本书目录:我的童年
北去走上革命路
组织工会搞反奸清算运动
深山抢运
参加中国共产党
参加慰问团,慰问前线
做宣传工作
保证毛主席访苏列车安全通过
支援抗美援朝铁路运输工作
在中长铁路工作
我的生活待遇
在铁路总工会工作
涉足国际工人运动
天安门国庆观礼
“五七”干校劳动
在陕西省委组织部工作
在省外办搞外事
任陕西省第一任旅游局长
在国家粮食部
落实政策的一件事
第一次出任商标局长
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建立合作关系
商标工作的波折
市场司长三年
三年后重返商标局,第二次任商标局长
实行国际分类,建立商标检索系统
首倡商标战略
全面开通台湾商标来大陆注册
推行商标代理制
原文摘录:…………
我是1931年12月8日(民国二十年十月二十九日)出生在洮南府南郊(今吉林省洮南市)。我出生时,日本帝国主义已发动“九一八”事变。第二年,我家就迁到了洮南邻县开通县(今吉林省通榆县开通镇)。我从一岁就在开通县生长,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
我七岁,1939年春节过后,父亲领我去上学,那是在南门里的培本小学校。我上学,老师问,叫什么名字,我说请老师给起名,老师说叫李少春。我回家一说,父亲说,“你爷爷叫李少春,你怎能叫李少春?”第二天,我又请老师给改个名字,老师说就叫李同发吧。于是从入小学起,整个念小学时六年里,都叫李同发。
第二年,培本小学校与设在北门里的尚仁小学校合并,于是从二年级起,就转到尚仁小学校。尚仁小学校的全称是开通县立尚仁国民优级小学校,这是全县唯一一所带高小的小学校。当时日本人把高小叫国民优级,初小叫国民初级。初级四年,优级二年,一共六年。
我在这个小学校读了两个四年级,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家贫,不能读完小学再读中学(日伪称国民高等)。读完小学只有十三岁,干不了事,做不了工,因此,我母亲叫我读了两个四年级,以便小学读完到十四岁,可以当个学徒,做点工,维持生活。这样,到1945年8月日本投降时,我正在读六年级上半学期,还差半年,高小没有毕业。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学校停办了。突然有一天,老师不来上课了,学生们走出教室,看到学校办公室纸片飞扬。学校隔壁是伪县公署,那个大院的上空烟雾冲天,烟灰夹杂纸片在空中乱飞。有的学生听到家长们的议论,说俄大鼻子(在东北称苏联人)要打进来了,小鼻子(日本人)完蛋了。小学生们一片欢腾。我和几个小同学跑到学校后院。那里近两月来,临时住有日本兵。这时,日本兵已无踪影,他们有个大厨房,我们走进去掀开一个大锅盖,里面竟有白花花的大米干饭,我把书包里的书掏出来,扔了,装满了一包大米饭带回家,给我妈吃,我的弟妹们也一起吃,大家都说真好吃。在日本人统治时期,十四年来,我没有见过大米饭,更没吃过大米饭。
开通县地处吉林省西部,西临科尔沁大草原,东临吉林省腹地,土地瘠薄,碱土沙包,但也出高粱、玉米、大豆、土豆等农作物。原来的开通、瞻榆两县今已合并称通榆县,人口才35万;当时开通县大概人口不多,镇上也就是几千人。
就是这样一个穷乡僻壤,日伪统治时期也是非常严厉的,所幸我在的小学校里,无日本人统治。原来曾有一日本教官,我入校时已不在了,教员都是中国人。因此,我在小学六年中,学会了认识中国字、写中国字,算术学了加减乘除,这就是我的文化基础。当然也有日语课,每天有一节课40分钟学日语,当时认识了几十个日文字母,学了些单词,后来就都忘了。
日伪统治时期,对小学生也不断进行奴化教育和军国主义教育。在国文课中不断出现美化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内容。每天搞什么早会(他们称朝会),每天早晨都要搞“东方遥拜”,遥拜日本天皇、天照大神。每周有一次诏书奉读日,宣读伪满皇帝溥仪的回銮训民诏书。四、五年级学生就要强化操练课,走步、跑步、扛木枪比划劈刺等。
到了四、五年级的时候,也听到一些小同学们只言片语的议论,说:“我们都是中国人,不是满洲国人。”“在山里有抗联,专打日本鬼子。”“日本人在太平洋战场上遭到失败。”等等,在我的幼小心灵里也留下了烙印。
我的童年是在艰难困苦中度过的。我的父亲在我7岁(虚岁9岁)时得病去世,家中由我母亲拉扯我们兄弟姊妹5个。那时,大姐才14岁,二姐10岁,我7岁,二弟4岁,小妹才1岁。家中无任何的产田和积蓄,只靠母亲作缝纫活过活。母亲作缝纫活起早爬半夜,每当我半夜醒来时,经常看到母亲在蹬缝纫机。东北冬天到零下20多度,夜里要到30多度。我家里没钱生炉子,屋里墙壁冻冰,我母亲干活时手脚冻成冻疮。我们租地主一间土房住,安不起电灯,我母亲只靠点油灯一点光亮干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