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地震台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1-03-1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地震台概况

台站代码:34001

所在位置:合肥市西郊大蜀山森林公园内

海拔高程:77m

地质条件:地处华北断块区南缘,郯庐断裂带西侧,岩性为玄武岩、辉绿岩,白垩系红砂岩

台站占地:3970m

建筑面积:565 m

台站类别:国家基本台、国家大震速报台

隶属关系:安徽省地震局

历史沿革:根据当时国务院提出的保卫大城市、保卫大水库、保卫电力枢纽及保卫铁路干线安全的“四保”指示,安徽省科技局科字(1972)411号文件确定建设合肥地震台。 1972年,省地震队开始选台址,先后在合肥北部土山、长丰县梅冲、肥东龙泉山、大红树及合肥西郊大蜀山等地勘选,最终确定在大蜀山建台。1973年3月开始基建,当年完成了350m的平房建设。1999年,中国地震局、安徽省政府共同投资65万元,建成了一幢397m的监测楼,拆除了部分旧建筑物,进行了台站工作环境的改造,现台站总建筑面积为565m。

合肥台原为省属综合台,建台初期主要有测震、地电、应力等监测项目。20世纪80年代,台站经过优化、调整,保留测震、地电和电磁波观测手段。地应力手段自1973年开始投入观测,使用YJ-95型压磁应力仪,但由于受周围环境影响及仪器自身故障,于1985年停测,测震手段拥有短、中、长周期地震仪,观测频率覆盖较宽;地电手段曾对仪器和外线路进行了更新和改造。

1990年,合肥台被中国地震局确定为国家基本台、国家大震速报台,承担全球大震速报任务。1997年,又被中国地震局确定为国家47个数字化台站之一,在“九五”期间完成了测震数字化改造任务。至2002年,测震仪器为CTS-1型甚宽频带数字地震仪,地电仪器为ZD8B数字地电仪。

合肥地震台交通便利,用电为市电,自备井供水和自来水,供水质量较好。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