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叶霉病
一、发病症状西红柿叶霉病主要为害叶片、茎、花、果实等。叶片是主要侵染对象。初发病多在叶背形成圆形或近圆形的淡黄色褪绿斑。叶背病部有浅白色霉层,随病情发展呈棕褐色霉层,温湿度合适时,病斑正面也可长出灰绿色毛霉层。病情严重时,叶片由下向上逐渐卷曲,植株呈黄褐色干枯。
二、发病条件及发病情况叶霉病病菌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0—25℃,相对湿度为90%以上,病害易流行。凡种植过密,多年重茬,放风不及时,大水漫灌等都有利于该病发生。
据调查,叶霉病病叶率平均达20%左右,严重的大棚西红柿病叶率达40%左右。若4-5月份西红柿生长中后期,温度、湿度条件适宜,叶霉病将会大发生。望广大菜农发现病菌及时防治。
三、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加强棚内温、湿度管理,适时通风,适当控制浇水,浇水后及时排湿,使其形成不利病害发生的温度与湿度条件;注意田间通风透光,及时整枝打杈,提高植株的抗病性。2、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先摘除下部叶片,然后喷药保护。可选用药剂:25%阿米西达悬浮剂1500倍液,10%世高水分散颗粒剂1200倍液,40%杜邦福星乳油4000倍液等喷雾防治,每5—7天喷雾一次,连喷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