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龙镇
河南省林州市五龙镇五龙镇位于林州市南部,距林州市区50公里。东与鹤壁、淇县为邻;南与卫辉市接壤;西与临淇隔河相望;北与东姚镇相连。全镇面积193平方公里,耕地46860亩,辖丰峪村、上庄村、泽下村、花地村、文峪村、河头村、罗圈村、城峪村、岭后村、荷花村、渔村、合脉掌村、碾上村、长坡村、南沃村、西蒋村、岭南村、桑峪村、马兰村、石阵村、栗家凹村、牛家岗村、陈家岗村、薛家岗村、石官村、阳活村、七峪村27个行政村,6.4万人。
近年来,五龙镇党委政府始终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发展为主线,以富民强镇为根本,强化工业,发展建筑业,开发旅游业,加速集镇建设和公路建设,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干部作风建设,加强精神文建设,保持社会稳定,努力开创五龙工作新局面。全镇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保持了快速、健康、稳定的发展势头。
全镇矿产资源有花岗岩、白云石、石英沙,水资源以淇河为主,属季节河,受季节性影响较大。
基础设施日新月异,辖区内交通便利,两条省级公路——翟阳线、浚南线纵横全镇,四通八达;全镇公路通车总里程200公里,实现了村级道路畅能。邮电通讯便捷,固定电话入户率达50%;有线电视入户率达50%;农业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初步形成锅炉制造、酿酒、造纸三大行业优势。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建成区面积达2万平方米,完成了镇区给水、排水,基本实现亮化、美化、绿化。旅游业迈出了新步伐,辖区内名胜古迹众多。南部有五龙洞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2525公顷,自然景观有金鸡展翅、五龙洞、天桥等40余处;中部有石阵村保存完好的清代巡抚刘家院遗址和省二级文物保护单位阳台寺;北部随着盘石头水库的建成,将形成又一“水上乐园”浏览胜地。
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五龙镇
基本概况苍溪县辖镇。1949年前为五龙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1986年置镇。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府28公里。面积64.1平方公里,人口1.7万。212国道纵贯镇境。辖五里、石板、新梁、九燕、玉顶、灯照、龙隐、平安、青凤、印盒、天池、大树、三会、双树、马虹15个村委会和居委会。
五龙镇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2])
总人口
17989
男
9363
女
8626
家庭户户数
4714
家庭户总人口(总)
16524
家庭户男
8446
家庭户女
8078
0-14岁(总)
3746
0-14岁男
1929
0-14岁女
1817
15-64岁(总)
13213
15-64岁男
6931
15-64岁女
6282
65岁及以上(总)
1030
65岁及以上男
503
65岁及以上女
527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16726
自然资源
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油菜籽。养殖业以生猪为主。产猕猴桃。五龙镇位于国道212线上,辖8个村,1个社区居委会,54个村民小组,总户数4066户,总人口16991人。其中农业人口:13696人,耕地面积11683亩,人均耕地0.8亩,有21个党支部,685名党员。镇内以生产水稻,玉米,小麦,红苕,油芽,豆类,花生,蔬菜,水果为主。养殖业以生猪 ,蚕双杠,小家禽及渔业为主。有公安、交警、工商、司法、法庭等完整的服务机构。
镇内有以“华耕米业,开强面业,永丰养殖场,灵霜饲料”为骨干的乡镇企业11家,个体工商户183户,从事交通运输,饮食,服务业,建筑,建材业等。
政府坚持科学发展难,以人为本的理念,突出科技强镇,项目兴镇,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一体经营,努力构建和谐社会,节约型社会,实现物资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协调发展。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充分发挥区域优势,狠抓规模经营,以生态庭院经济和农业产业化为主线,突出抓好“小城镇”建设,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努力开创小康建设新路子[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