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柱磨成针
tiě zhǔ mó chéng zhēn
出处:宋·祝穆《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柱,问之,曰:‘欲做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近义词:1铁杵杵成针
2持之以恒
反义词:1半途而废
语法:主谓式;作宾语、定语、分句;含褒义
原文: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白曰:“杵成针,得乎?”曰:“但需工深!”太白感其意,还而终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译文: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间相传李太白在山中读书,还没有读完,就放弃离去了。过了小溪,看见一位老婆婆正在磨铁杵,李白感到奇怪便问她,老婆婆回答:“我想要做针。”李白问道:“铁杵磨成针,能行吗?”老婆婆答道:“只需功夫深!”李白被她的毅力(意志)所感动,就回到了山上完成学业。老婆婆自己说她姓武,现在磨针溪旁有武氏岩。
新义:从表面上看,这个成语是褒义的。但仔细想想,将一个铁杵磨成一根绣花针,这不明显是浪费吗?既浪费了一根铁柱,又浪费了宝贵的时间,何况对于一个老太太来说?持之以恒的毅力固然可贵,重要。但也要注重一个“效率”啊。1 去:离开
2 过:到
3 方:正在
4 欲:想要
5 老媪:(ao)年老的妇女
6 卒业:完成学业
7 感:被……感动
8 卒:完成
歇后语:
铁柱磨成针——功到自然成
只要功夫深——铁柱磨成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