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人涉江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1-03-2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原文: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吕氏春秋》译文:楚国有个想过江的人,他的佩剑从船上掉到了水中。他于是在船上刻了几下,说:"我的剑就是从这儿掉下去的。"船靠岸后,这个人顺着船沿上刻的记号下水去找剑,船已经开走了,而剑不会跟着行走,像这样找剑,不是很糊涂吗?注释:求——找。

是——代词,这

涉——跋涉,此文指渡过江河的意思。

遽——音句,立刻,表示时间很紧迫。

契——音气,动词,用刀子雕刻。

惑——音或,迷惑,这里是对事物感到糊涂、不理解的意思。出自:《吕氏春秋》是一部古书的名称,是秦国的宰相吕不韦的宾客们合编的。全书的内容较杂,包括儒家、道家等各家学说,共分八览、六论、十二纪。寓意: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应于这种变化的需要。 后来人们常用这个成语讽刺拘泥固执、不知变通、墨守成规的人。

成语:

本寓言是一个成语故事,这个成语是刻舟求剑。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