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记事
书名清末仲芳氏所著日记,主要记载自庚子年(1900年)5月(阴历,下同)至辛丑年(1901)年11月28日,作者所见所闻的义和团运动及八国联军入侵前后北京地区的情况。日记分上下两册,上册题为《庚子五月义和团进京逐日见闻记略》,自庚子年5月至7月20日,记义和团运动时北京的情形;下册题为《洋兵进京逐日见闻记略》,自7月21日至辛丑年11月28日,记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后的情形。
日记的“序”(部分):
嗟乎!庚子京师变乱,事起仓猝,自义和团起衅,至列国兵到陷城,屈指不及百日,历朝亡国失家未有如此之速焉。此固由于天时劫运,数不可逃,王大臣纵庇乱民所致;实亦由人心不古,争尚奢华,不知俭约,胜亟必衰,天之所以示警也。何也?自光绪己卯(光绪5年,1879年---注)以后,二十年来,官商仕庶,莫不以庆吊争荣夸富,宴会怡乐自娱。衣则洋绉摹本犹以为俗,必著宁绸库锦,以新奇者为得意,在闺阁为尤甚。食则鱼肉蔬菜犹以为粗,无论适口充肠,以价贵者为上品,在商吏为尤甚。终日鲜衣美食,曲尽奢靡骄傲之态,不胜比喻。有力之家享受,虽由修下福田,而不知惜福可以长久。无力之人自不思量,勉强追随,徒多耗荡,将有限之薄福,转多折尽,不亦愚乎!试观此次京师沦陷,受难重轻,足征夙昔奢侈俭朴之明验也。
七月二十日联军破城。次日,各国洋人即沿街以“搜捕拳匪,查禁军械”为名,大肆掳掠,无分通衢僻巷,处处无遗。其中有此来彼往,一日数起,无处不翻,无物不携者。有洋人凶暴,不但搜掳财物,并将器皿砸毁者。有不独细软遗失,连桌凳家俱皆被洋人用车载运者。有被土匪明火执仗,屡遭抢劫者。有洋人将门窗木料拆去作柴者。有洋人进院不搜箱柜,只拿案上小巧之物者。有仅在院中瞻望,财物丝毫未失者。有洋人一日数十起,自门前行走,过门不入,始终并未进院者。更有贫寒之家蹂躏过于富室者。惊险恐怖,种种不一。历考亲朋之家,大都如是。吾家自先祖先父百十年来,素食布衣,相传勤俭。至予仰承先志,宽以待人,啬以克己,尤不敢丝毫放纵。故值此劫数,未受大惊,未充苦力,洋人进门仅止三次,损失仅止数金,实为受难之家所少有。虽仰赖神圣昭垂,祖先德荫,得邀幸免,亦足见历代俭朴之明征也。惟望后世子弟,刻刻以此劫数在怀,时时以此奢俭为鉴,兢兢业业,克勤克俭,以迓天佑,以保家庭,家门实有厚望焉。
是书也,乃予乱时亲经亲历,或见或闻,逐日记载,皆属实事。特为承平之日,乐以忘忧之戒也。非所以铺张点缀,装饰虚文,以为悦心快目者也。故其中缺漏甚多,实与当时新编之《拳匪纪略》、《变乱记实》诸书不同。惟愿后世子孙,在盛世安乐之时,勤记此篇,时加兢惕,稍能谨慎,不致放纵奢靡,则予一载秃笔之苦心,庶可不负矣。
光绪辛丑嘉平月仲芳氏记录于宣武城南椿树二巷寄寓丛桂山房之南窗。
书名关于义和团运动及八国联军侵华的史料,原由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编辑,1959年1月科学出版社出版。1978年中华书局重印该书,编者改署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该书含五种史料:
仲芳氏《庚子记事》

杨典诰《庚子大事记》
华学澜《庚子日记》
高枬《高枬日记》
佚名《庸扰录》
另有三篇:《南宫县告示》、《董神父》、《庚子洋兵入京记》
====================================
本词条系根据中华书局1978年版《庚子记事》、上海辞书出版社1982年版《中国近代史词典》“庚子记事”词条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