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麻纸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1-03-2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简介古代名纸。这种纸质地粗厚,曾经风行于晋、唐,尤其是寺庙、衙门等处,使用者众多。黄麻纸可以说是我国古代的第一张染色加工纸,在中国造纸技术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发明者是东晋著名的医药学家葛洪。黄麻纸是他的“业余”发明。

工艺特色以本性麻纸染以黄蘗汁而成。黄蘗或曰绘呜,芸香科落叶乔木,皮中有生物碱-小柏碱,既是染料,又是杀虫防蛀剂。古人取其辟蠹、庄严、便於涂盖再写,尤以写经为多。也有府书写文书者。

相关资料清李调元《诸家藏书薄》云:「唐代欧阳询黄麻纸草书《孝经》和五代杨凝武小字黄麻纸一幅,余皆见之。」於此可见唐、宋应用此类纸张之盛行情况。近年发现之敦混寨室写,大都为黄纸。经试验,即是以黄蘗汁染成者。

唐、宋时期的文书、经卷等多用黄麻纸,因能长期保存。例如,唐代李肇在《翰林志》中记述“凡赐与、征召、宣索、处方、日诏,用白藤纸;凡慰军旋,用黄麻纸。”可知黄麻纸在唐时已作为官方、军方的特定用纸。又如,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卷一中说“嘉裕中,置编校官八员,杂对四馆书,给吏百人,悉以黄麻纸为大册写之,自是私家不敢辄藏。”由此看出黄麻纸的重要性。还有,清代李调元在《诸家藏书传》写道“唐代欧阳询黄麻纸草书《孝经》和五代杨凝式小字黄麻纸一幅,余皆见之。”这些唐宋珍贵文物能保存下来,黄麻纸是功不可没的。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