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蘑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榆蘑

榆蘑

(《吉林中草药》)

【来源】为侧耳科植物金顶蘑的子实体。

【植物形态】金顶蘑

子实体丛生。菌盖佛手黄至草黄色,光滑,漏斗形,宽3~10厘米;菌肉白色,肉质,具香味;柄偏生,白色,长2~10厘米,粗0.5~1.5厘米,往往基部相连;菌褶白色,稍密,延生,不分叉,狭窄至稍宽。孢于无色,光滑。

生于榆、栎等阔叶树的倒木或树干上。分布吉林、河北等地。

【采集】 7~9月采收子实体,去尽泥杂,晒干。

【功用主治】滋补强壮。治虚弱萎症。

【选方】①治萎症(肌萎);榆蘑一斤,用黄酒泡九天,九蒸九晒后,焙成黄色研末,每服一钱。再用榛蘑一两,以黄酒和水煎,煎好后,榛蘑与水共同与前药服下,每天一次,连服十天。

②治痢疾:榆蘑一两半。焙干,研细末,日服二次。

榆蘑

【别名】大榆蘑

【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伞菌科榆蘑Pleurotus ulmarius (Bull. ex Fr.) Quel,以子实体入药。

【生境分布】分布于吉林、青海。

【功能主治】滋补强壮。主治虚弱萎症等。此外并治痢疾。

【用法用量】

泡酒服。

治痢疾:1.5两,焙干,研细末,日服2次。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