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园林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韩国园林艺术的基本思想是要使园林的布局看起来比自然还要自然。不少园林看起来一如出自天工,但细细一看,原来是人工营造的结果。

在现存的王家园林中,保存最好的是位于庆尚北道庆州的雁鸭池。首尔昌德宫占地405,636平方米,其中园林即占300,000平方米。昌德宫的园林布局雅致,景色独一无二,在郁郁葱葱的林木中雅致如画的楼台亭阁、莲池、岩石、石桥、石阶、水渠和泉水错落有致,韩国传统园林中重要的特色应有尽有。

介绍韩国古典园林,不能不提到朝鲜半岛与中国自古以来历时十余世纪的交往史。中国与朝鲜半岛的往来可以上溯到汉朝以前,唐宋之间尤为频繁,在中国唐朝时期,韩国全面吸收包括园林在内的盛唐文化。在今天的韩国古典园林中,依然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唐代园林布局和建筑风格的痕迹。韩国古典园林中多有人工开凿的水池,或自然式或规则式。池中置三岛,显然与中国“一池三山”的造园传统手法一脉相承。

韩国古典园林中的建筑外观很美,屋顶坡面缓和,屋身平矮,不显陡峻。屋脊两端和檐端四周高昂起翘,曲线柔美,加之门窗比例窄长,使屋身又有高起之势。屋顶出檐很长,檐下产生很深的阴影,使整个建筑产生鲜明的立体感。屋顶多为歇山式,铺以灰黑色筒瓦,暗红的柱,衬以绿色窗棂,色彩柔和端庄,特别是部分有技巧地使用白色,使得整体效果渐淡渐灰,不显过度艳丽,而更多质朴含蓄。建筑体量较大,但很少有封闭的石墙,因此产生宏阔开放的气势。这种建筑形式既融合了韩国民族建筑风格,又与我国唐代建筑有颇多相似之处。在一些细节上,如有力的斗拱、巨大的出檐、弯曲的屋脊、上细下粗的棱柱等,这些中国唐代建筑的显著特征出现在韩国古建中,表明韩国古代建筑很大程度上吸收了唐代建筑的形式和营造技术。

首尔的皇宫——景福宫

1392年李成桂建立朝鲜,定都今日的首尔,即韩国历史上的朝鲜王朝,景福宫是当时的皇宫。四周建有宫墙,东西南北各开宫门,宫内呈前朝后寝,后设花园的布局。据《朝鲜通史》记载,1866年大院君专政,曾重修景福宫,历时两年,耗资二千五百万两白银。由此可推测景福宫全盛时期的规模和奢华程度。今天,宫内原有的二百多座建筑仅剩十余。主体建筑勤政殿,重檐歇山顶,是朝鲜皇帝坐朝议事和举行大典的“金銮殿”。勤政殿四周建有宽敞的围廊,后面又有三个小殿,再往后是寝宫,现已不存。勤政殿西北方向有一方池,池中砌有三台,最大的台上建有两层的庆会楼,另外两个台上栽植树木。景福宫最后是御花园,园内有方形水池,建一亭名为“香远”,入夏池内盛开荷花,应取汉文化中“香远益清”之意吧。和中国北京金碧辉煌的紫禁城相比,景福宫则显得有些“平民化”,让人感到朴实亲切。

王子的乐园——雁鸭池

据《中国古典建筑史》记载:“唐代园林发展曾影响日本和新罗。新罗文武王作苑圃,于苑内作池,叠石为山,以象巫山十二峰,栽植花草,蓄养珍禽奇兽。据考证:庆州东南雁鸭池即为当时苑圃的遗址。”由此清晰可见雁鸭池的渊源。此园建于文武王14年(即674年),后毁于战乱,1975年复原。据考,园内水池中曾堆三岛,分别象征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象征巫山的十二峰分别位于池北和池东,沿池共有十二座建筑。雁鸭池曾是新罗王子的东宫,每逢喜庆节日,王子都要在园内大宴宾客,歌舞升平。现在雁鸭池园内只重修了水池,三座岛屿和池西的三座建筑。雁鸭池理水颇为成功,水池略为方形,占地约十余亩。由于得当地布置了三个岛和两个伸入水面的半岛,使水面或开阔舒朗或潆洄幽深,收放自如,颇具天成之趣。特别是池东北、东南巧妙地运用了“藏源”的手法,起到了延伸空间、变换景致、小中见大的作用。

林中的天国——佛国寺

佛教由印度经中国传入朝鲜半岛后,在韩国逐渐兴盛,至今韩国境内仍有大量佛寺。建于公元528年的佛国寺是其中年代最为久远,保护也较为完整的一座,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同我国大多数佛寺一样,佛国寺选择建在风景绮丽,幽静深寂的山林之中。进入山门后,依山路蜿蜒而上,经十字脊屋顶的钟楼,继续拾级而上,约半个多小时始到寺内。途中林木丛生,道路几经曲折,有力地烘托出佛寺圣地的神秘肃穆的氛围。佛寺建筑布局为院落式,因地制宜地随地势起伏而高低错落。佛国寺于1592年毁于战火,后经多次修补、复原,只有大雄宝殿、紫霞门等处的石造部分是古新罗遗物,虽历经1500年风雨仍屹然挺立,显示了韩民族高超的石造艺术,弥足珍贵。

韩国的古典园林。讲究实用第一、美感和个性居次的风格。要想在这里看到壮观的园林及具有视觉冲击力的景观,肯定会大失所望。

韩国现代园林,材料并不高档,沥青、砂土、砌块砖等铺装的道路随处可见,这与我国“非花岗岩不上档次”的状况形成鲜明对比。亭廊、花架、桌凳等材料多为木制,朴素而实用。韩国的草坪多为本地草种,秋冬自然枯黄,游人可以随意踩踏,休息日在草坪上休息、野餐的人到处可见。而我国的城市草坪以引进的冷绿观赏型为主,大多都不允许游人随意踩踏。

在韩国的园林中并不多见专门造出来的景点,景点就是园林环境本身。公园中没有设计多个供游人照相的景点,而是吸引游人进入其中休闲娱乐。中国其实也需要这样实实在在的休闲环境,使游人真正融入其中。比如北京植物园类型的休闲式公园就很受家庭的欢迎。

韩国的国土面积为99408平方公里,其中75%为山地。共拥有国家公园20处,其主要类型为山岳型和海滨型。据了解,韩国的国家公园由中央政府的环境部管辖,公园50%的投资由其提供,公园负责人也由其任命。韩国国家公园的设立采用指定制,而非我国的从县级地方政府逐层向上申请报批的申报制。为协调中央和地方的矛盾,韩国颁布了《自然公园法》。我国风景名胜区由地方政府进行属地管理,国家仅实行业务管理,国家与地方的矛盾较为突出,但目前尚无一部法律来协调这些矛盾和关系。

韩国园林建设的感受

上海风景园林学会理事长严玲璋近期参加第七届韩中日风景园林学术研讨会后说,我国的学术水平与日韩有一些差距。很多短期行为造成了我们数据积累太少,缺乏说服力和科学性,而日韩很重视数据积累和总结。

严玲璋对韩国园林建设留下深刻感受的是:以生态理念为主体的环境美化与为民服务的结合。

韩国首尔的和平公园原来是一座95米高的垃圾山,对当地造成了极大污染。从1978年开始到1993年,当地政府花了15年的时间将垃圾山改造成了一处美丽的风景区。山上植被都是自生自长的,没有刻意地从外地引种,公园内栽植的花较少,降低了维护成本。市民除了能享受到美丽的景观,更重要的是获得科普知识。山下的科普馆告诉人们自然消化每种垃圾需要的时间,同时配有环保宣传片,反复播放。

对比我国的情况,严玲璋说:“我们还缺少用生态理念与园林建造结合的典范。很多设计人员的作品中真正生态的东西不多,树木求大求多。这既有我们大环境的原因,也有我们设计师理念的原因。” 她反复提到一个德国专家对她说的话:“我们走过的错路希望你们不要走,这条错路就是过分的人工化。”她认为,生态园林应体现在以最低成本、最少浪费资源而得到最好效果上。“风景园林作为生态环境中的重要环节,我们必须要加强宣传,让更多的人知道风景园林对于生态的意义。”

据韩国成均馆大学的李揆爽称,现在韩国的一些公寓里可以看见可爱的浣熊。浣熊为何会“闯”入韩国市民的公寓里“作客”?原来韩国园林专家将传统科学考察与数字信息技术相结合,对城市土地使用、植被潜力、土壤情况进行检测,在绿化建设中搭建起生态“桥”,连接起断裂的生态“链”,使得分散的绿化体系“散珠成串”,从而改善生态环境,使得城市绿化空间有机融合,营造一个自然的绿化生态环境。

如今,通过在交通量大的地区修建“生态桥”和隧道,韩国的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一些森林公园里已经能够看见野猪、野兔的踪迹了,从前濒临灭绝的西伯利亚虎、满洲狼等也相继出现,这功劳簿中就有“生态桥”的一半。上海师范大学城市信息研究中心陶康华教授认为,“生态桥”具有实用价值,值得借鉴。

==================

中国的“韩国传统庭园”位于广东省广州越秀公园内的“名鸽大世界”地区。该片区原为80年代与其它单位合建的“西游记宫”人造景观,后又曾改作“童话大世界”,现在该处仍有较大一片土地闲置,适宜开展新的园林建设。

另外在中国沈阳世博园,北京,昆明等地也可以见到韩国传统园林,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