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功生
简介樊功生,男,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相对收益投资部总监,1958.03, 群众, 博士研究生, 博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数学。
人物生平2010年5月21日上午,“圆梦·中国”——“千人计划”入选者归国心路座谈会在人民日报社举行,九

位“千人计划”入选者代表在此畅谈归来报效祖国的心路历程。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专项投资部总监、“千人计划”入选专家樊功生坦承,现在中国正处于一个千载难逢的重大历史时期,能够在此为祖国做一些贡献,应该是一个莫大的荣幸和荣誉。
樊功生称,他2008年9月份从美国回到北京,现在在中投公司负责专项投资部,中投公司是中国的一个主权财富基金。在党校培训时负责公开市场的投资,在此之前,他负责项目的时间比较长,我在另外一个部门,那个部门负责公开市场的主体投资,包括债券、大宗商品和现金管理。这两个部门在公司占很大的比例。去年中投公司的业绩很好,大概挣了120多亿美金,120多亿美金其中这两个部门占了绝大部分。
樊功生幽默地反问自己,我有没有成就感呢?我们没有。因为我们这个行当一有成就感就会出事。所以我们一天到晚都很紧张。上次在党校培训的时候,我们听了许多国家各部门领导的讲座,我们这些在海外工作多年的人对国家的形势、战略和未来的规划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这个培训结束时,李源潮部长的讲话也对我们的工作起到一些主导性的作用。我从事投资行业已经20年了,在美国很多银行工作很长时间,积累了一些方法,有一些体会和经验。但是我回国以后,我也深深感到,我自己还有很多地方是不足的。因为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因素成为海外投资的一个最重要的推动力。我们现在和海外人沟通的时候,最终的话题往往不可避免的回到了现在中国在想些什么,中国在做些什么,中国现在在关注什么。在党校学习那三天时间,听了发改委、中国科学院等各个部门的领导给我们讲的那些东西,对我宏观上的一些看法有很大的促进。在这一点上我和很多同仁一样,在国外待时间太长,在这方面还是挺欠缺的。所以,这些讲座也对我以后的工作非常有利。
樊功生说,“千人计划”是一个人才的计划,人才的计划从我的行业偏见来说,我觉得金融行业的人才比任何地方更紧缺。咱们中国人搞科技是公认的,但是搞金融,实际上是起步比较晚。一个金融公司实际上不像一个企业,不像一个学校,它没有设备,没有总装线,没有实验室,就是靠资金、一批人。咱们国家尽管宽裕一些,资金有了,但是人还没有到位。
当然与其他的行业比较起来,比如在科技行业,金融人才的选聘是有一定难度的,它没有定量的东西,没有一个专利,它也没有论文,它也没有什么一等奖、二等奖,甚至有人可以说,一个傻瓜或者一个投资干的事和一个聪明人干的事是一样的,这实际上是不对的。为什么?投资是一个统计的概念,在一对一,在一个特定的场合,这是有很大的随机性的,但是一大批没有经验的和一大批有经验的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它的最后结果是不一样的。这就是我所要强调的,投资一定要有科学,也有一定的技术性。
中国人对数学、物理这些都是海外公认的,我自己原来也是学数学的,当年最早进入金融界的基本上全是学理工的(在美国)。我本来也是中国科技大学学数学,然后后来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读的数学博士学位,当时我是比较早的,当时在哥伦比亚大学也有李政道教授等等,但是总的来说中国人的整体地位还是不够的,为什么?经济不够发达。当时我去了这些大的银行,假如你穿了一件新衬衫,打了新领带,人家以为你是日本人。所以,这实际上对我们来说,心理上还是有一定不舒服的。但是现在为什么呢?现在我们在中国公司,美国人也来找,欧洲人也来找,日本人也来找,为什么?我们经济发展了。这也是我为什么在20年前做了一个很大的转型,我觉得不是在于它本身的难度,做科学是要有一定难度,需要有天分的,而且也不是为了它的刺激,我觉得是有一定重要性的。
现在中国正处于一个千载难逢的重大历史时期,能够在此为祖国做一些贡献,应该是一个莫大的荣幸和荣誉。一个人一生是很短的,所以,能够做几年有益的工作是非常值得的,这也是我对于其他海外学子一个诚恳的呼吁,因为我们有人民网这个平台,很多人可以看到。
樊功生表示,待遇等其他方面对他来说并不是特别重要。上一次我在党校也提到了,我在电视上看到我的老师,他们是在中国科技大学,创办的时候就来了,在那干了50年,五十年如一日,拿几十块钱人民币,替国家培养了成百上千的人才,像我们这样的人在国外也挣了钱,回来以后有这么好的待遇,做那么几年工作实在是微不足道的。
樊功生说,回答我为什么要回国,我也想了半天,也想不出来什么好的语言。刚才一些同事也用一些诗情画意的歌来说,后来我找了一下,我把我以前写的一个句子写一下,就是简短地概括一下我自己的心情。“海归返故里,正是如鱼得水,看尽琼楼玉宇,叹光阴如飞,神龙东方翻天舞,举世起惊雷,信步十条桥下,乃人生几回”。十条桥就是我们公司所在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