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福庙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1-04-2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安溪兴福庙兴福庙,坐落于湖头镇前山村草埔头,始建于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内供奉四位王府、山西夫子、阳府五主将。200多年来,庙宇几经修建。1958年,庙的古建筑物被毁,但庙内诸神像因得到乡人的保护而完好未损。1972年,由海内外信众集资扩建,占地面积7873平方米,建筑面积1689平方米。循岗峦之势,构成楼阁,旁列庐舍,丹雘荧煌,庄严毕具。晨钟暮鼓,与涧溪淙汩之声相呼相应。世人历传兴福庙王威显赫,有求必应,故香客四时不绝。兴福庙背倚东甲尖,旭日东升;西朝五阆山,晚霞如画。乡人有语称“前尖后尖,富贵双兼。”翠屏山峥嵘,拱卫于左;宝峰山巍峨,环护于右。群峰耸峙,峰峦回环。绿水青山,别有天地。大哉兴福庙,威振四方;壮哉新宝刹,富丽堂皇。它以崭新的姿态展现于世人面前。2003年6月30日,兴福庙被安溪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莆田兴福庙位于莆田仙游县孝仁里(今赖店)。宋建。乾道二年(1166年)赐额“兴福”,嘉泰元年(1201年)封威祐侯,累封彰德通灵孚显侯,淳祐四年(1244年)封孚祐昭德公。神,邑下顿巫医林义,以舍身饲虎,人祀之为伏虎之神。父封灵惠英济侯,母叶氏封灵惠淑靖夫人,妻黄氏封灵惠协顺夫人。今龙泉宫、鹤林宫、王宫、黄宫、杨芳宫、乌石宫、后溪宫、西寨宫皆祀之。历代皆有重修,民国期间荒毁。80年代由乡人筹资重建。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