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十日题慈恩寺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1-04-2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慈恩春色今朝尽,尽日徘徊倚寺门。

惆怅春归留不得,紫藤花下渐黄昏。

这是一首伤春诗,伤春的题材是诗中常见的内容,而此诗尽写诗人对春的留恋:这寻春色,犲作者来到慈恩寺,但此时春已至尽,自己只有徘徊寺门,满心怅然之情,而这种留春之意,使作者很是不满足,在紫藤花下留连了一天,天色接近黄昏仍不愿回去,这种情感的深刻与强烈可见一斑,而慈恩寺是唐高宗作太子时为他母亲而建,故称“慈恩”作者在此处所思的春,很明显有自己的特定含义,那就是作者对母亲的思念,这种思念很巧妙地放在对春的思念中,那温暖的春意与母亲的爱在此处统一一体,诗的妙处即在此。

【作者介绍】 姓名:白居易生卒:公元前772-846描述:唐代著名诗人,与李白、杜甫并称“李杜白”。籍贯:陕西渭南贞元十五年(七九八)进士,任翰林学士,左拾遗。因直言极谏,贬江州司马,移忠州刺史。后被召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太和年间,任太子宾客及太子少傅。会昌二年(842),以刑部尚书致仕,死时年七十五岁。个人简介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