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白雪灯蛾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1-04-2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中文名:

星白雪灯蛾
毛虫

星白雪灯蛾

别名:

星白灯蛾

所属分类:

食叶害虫

分布:

分布于江苏、浙江、上海、安徽、福建、云南、贵州、河南、湖南、湖北、四川、陕西、新疆、内蒙古、黑龙江、辽宁等地。

病原菌形态与生物特征:

星白雪灯蛾

成虫体长14~18mm,翅展33~46mm。雄蛾触角栉齿状,下唇须背面和尖端黑褐色。腹部背面黄色,每腹节中央有1个黑斑,两侧各有2个黑斑。前翅表面多少带黄色,散布黑色斑点,黑点数因个体差异,各不相同。夏末出现的个体略小,前翅几乎呈白色,翅表黑斑数目较多。卵为半球形,初产为乳白色,后变成灰黄色。幼虫土黄色至黑褐色,背面有灰色或灰褐色纵带,气门白色,密生棕黄色至黑褐色长毛,腹足土黄色。蛹为深棕色较粗短,茧土黄色裹有较多的幼虫脱落的体毛。 华中、华东1年发生3代,以蛹在土中越冬。翌年4~6月间羽化为成虫,白天静伏隐蔽处,晚上活动交配产卵。卵产于叶背成块,每块有数十粒至百余粒,每雌蛾可产400粒左右。初孵幼虫群集叶背,取食叶肉,残留透明的上表皮,稍大后分散为害,4龄后食量大增,蚕食叶片仅留叶脉和叶柄。老熟幼虫如遇振动,有落地卷曲假死的习性,过一会便迅速爬行逃走。幼虫经5次脱皮至老熟,在地表结粗茧化蛹。成虫有趋光性。

传播途径:

寄主主要有菊花、月季、茉莉等花木。以幼虫为害叶片,将叶片吃成缺刻或孔洞,使叶面呈现枯黄斑痕,严重时将叶片吃光。

治理措施:

1.加强检疫。美国白蛾是检疫对象,严禁从疫区调动苗木,防止其扩散蔓延。 2.人工防治。摘除卵块和尚群集为害的有虫叶片;冬季翻耕土壤,消灭越冬蛹;在老熟幼虫转移时,在树干上束草,诱集化蛹,集叶烧毁。 3.成虫羽化盛期用黑光灯进行诱杀。 4.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天敌;在幼虫期用苏云金杆菌制剂等进行喷雾。 5.化学防治。喷施90%晶体敌百虫、50%辛硫磷乳油、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95%巴丹可溶性粉剂1500~2000倍液;或20%速灭菊酯乳油3000倍液,防治幼虫。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