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昔我游齐都
作品信息【名称】《古风·昔我游齐都》
【年代】盛唐
【作者】李白
【体裁】五言古诗
作品原文古风
昔我游齐都,登华不注峰⑴。兹山何秀俊。绿翠如芙蓉。萧飒古仙人⑵,了知是赤松⑶。借予一白鹿,自挟两青龙。含笑凌倒景⑷,欣然愿相从。
泣与亲友别,欲语再三咽。勖君青松心⑸,努力保霜雪。世路多艰险,白日欺红颜。分手各千里,去去何时还⑹。
在世复几时,倏如飘风度⑺。空闻《紫金经》⑻,白首愁相误。抚己忽自笑,沉吟为谁故。名利徒煎熬,安得闲余步。终留赤玉舄,东上蓬莱路。秦帝如我求,苍苍但烟雾⑼。[1]
作品注释⑴华不注:山名。在山东济南市东北。
⑵萧飒:寂寞凄凉。
⑶“了知”句:了知,明知。赤松,仙人名。
⑷凌倒景:谓升上天空,向下看日月。景,日光。在日月之上,向下看,故曰倒景。
⑸勖:勉励。
⑹去去:越离越远。
⑺倏:忽然。飘风,暴起之风。
⑻《紫金经》:炼丹之书。
⑼“终留”四句:《列仙传》:安期生者,琅琊阜乡人也。卖药于东海边,时人皆言千岁翁。秦始皇东游请见,与语三日三夜,赐金璧,度数千万,出于阜乡亭,皆置去,留书以赤玉舄一緉(双)为报,曰:”后十年,求我于蓬莱山。”始皇即遣使者徐巿、卢生数百人入海,未至蓬莱山,辄逢海波而还。[1]
作品简析李白《古风》组诗共五十九首,这是其中的第二十首。此诗三段,古本作独立的三首。萧士赟编辑时,合为一首。品其情节,脉络互不连缀,故应分为三首而读。
第一首,为游仙诗。写游华不注,遇仙人赤松子,共同升天。写山俊秀“绿翠如芙蓉”。写游仙,自驾白鹿,赤松子挟青龙,飞升于日月之上,甚是浪漫。
第二首,为留别诗。“泣与亲友别”二句,写临别而泣。“勖君”为互文对举,劝亲友保持青松心,霜雪志。“世路”二句言世路艰险,人生短暂。末二句表示惜别。
第三首,表现了诗人一种矛盾痛苦的心情。诗分三层意思。“在世”四句,叹息人生短暂,炼丹求长生而又不成。“抚己”四句,自笑为名利所牵,不得安闲潇洒地生活。“终留”四句言求仙落空。故此诗有“行路难”的感慨。[1]
作者简介
李白像李白[2]
(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于中亚碎叶城(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时属安西都护府管辖)。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他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公元742年(天宝元年),因道士吴筠的推荐,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唐玄宗所赏识。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公元756年,即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失败之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依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即病卒。
李白诗歌以抒情为主。他真正能够广泛地从当时的民间文艺和秦、汉、魏以来的乐府民歌吸取其丰富营养,集中提高而形成他的独特风貌。他具有超异寻常的艺术天才和磅礴雄伟的艺术力量,一切可惊可喜、令人兴奋、发人深思的现象,无不尽归笔底。李白是屈原之后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存诗千余首,有《李太白集》三十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