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无课程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1-04-22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虚无课程(null curriculum)指那些被系统地排除、忽视或不予考虑的课程内容。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指一种有意地把一些应该设置的内容被系统地排除、忽视或不予考虑。

此概念是艾斯纳(E.W. Eisner)于1985年与“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一同提出来的。他在《The Educational imagination: On the design and evaluation of school programs》一书中把学校里面的课程划分为三类课程:显性课程(explicit curriculum)、隐性课程(implicit curriculum)(hidden curriculum)和虚无课程(null curriculum)。

虚无课程,具体说来,就是在课堂上,教育者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价值观来选择自己的教学素材。举例说明,历史课上老师把历史当作真实的故事传授给学生,但是不介绍来自非主流的文化。还比如,语文教师只从欧洲男性作家的作品中选出最著名的文学作品,而不选择女性的,和其他国家民族重要作家的作品。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被排除的课程都是虚无课程。事实上,教师总是在做着选择。这里所说的主要是只教师要培养一种多元文化的观念,以及学生跨文化素养的养成。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