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P数据
图书在版编目数据内容:
图书在版编目数据内容分为著录数据和检索数据两个部分。
1著录数据
是对图书识别特征的客观描述。包括6个著录项目:书

名与作者项、版本项、出版项、丛书项、附注项、标准书号项。
1.1书名与作者项
a)正书名;
b)并列书名;
c)其他书名信息;
d)第一作者;
e)其他作者。
1.2版本项
a)版次及其他版本形式;
b)与本版有关的作者。
1.3出版项
a)出版地;
b)出版者;
c)出版时间。
1.4丛书项
a)正丛书名;
b)并列丛书名;
c)丛书主编;
d)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e)丛书编号;
f)附属丛书名。
1.5附注项
a)译著的说明;
b)翻印书的说明;
c)教材及教学参考书的说明;
d)各项的附加说明。
1.6标准书号项
按GB/T 5795《中国标准书号》执行。
2检索数据
本部分提供图书的检索途径,包括图书识别特征的检索点和内容主题的检索点。
2.1图书识别特征的检索点
a)正书名(包括交替书名、合订书名);
b)其他书名信息;
c)第一作者;
d)译者;
e)其他作者。
2.2内容主题的检索点
a)主题词;
b)分类号。
图书在版编目数据的印刷格式:
1.图书在版编目数据由4个部分组成,依次为:图书在版编目数据标题、著录数据、检索数据、其他注记。各部分之间空一行。
2.第一部分是图书在版编目标题,即标明“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的标准黑体字样,其中“在版编目”一词的英文缩写“CIP”必须用大写拉丁字母,并加圆括号。
3.第二部分是著录数据。著录数据的书名与作者项、版本项、出版项等三项连续著录;丛书项、附注项、标准书号项均单独起行著录。
4.第三部分是检索数据。其排印次序为:书名检索点、作者检索点、主题词、分类号,各类检索点用罗马数字加下圆点排序。各类之间留一个汉字空。除分类号外,同类检索点用阿拉伯数字圈码排序。分类号不止一个时,各个分类号之间留有一个汉字空,但不用任何数字或符号排序。
书名、作者检索点采用简略著录法,即仅著录书名、作者姓名的首字,其后用“…”表示。
5.第四部分是其他注记,内容依据在版编目工作需要而定。
6.印刷格式: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正书名;并列书名;其他书名信息/第一作者;其他作者.一版次及其他版本形式/与本版有关的第一作者.一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时间
(正丛书名=并列丛书名/丛书主编,ISSN:丛书编号.附属丛书名)
附注
国际标准书号(ISBN)
Ⅰ.书名 Ⅱ.作者 Ⅲ.主题词 Ⅳ.分类号
书号与书的CIP数据有什么不同CIP全称是:图书在版编目数据。由中国版本图书馆数据中心统一发放的数据,规定了图书在版编目数据的内容和选取规则及印刷格式,包括书名、作者、出版社、版本、印张等。
ISBN是国际统一书号(International Standard Book Number),ISBN基本上已成为每一本书的代号。
一本书可以没有CIP数据,但是不能没有“身份证”——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