蹩躠
《辞源》注为biésà
汉典注为bié xiè ㄅㄧㄝ ˊ ㄒㄧㄝ ˋ
(1).尽心用力貌。《庄子·马蹄》:“及至圣人,蹩躠为仁,踶跂为义,而天下始疑矣。” 成玄英疏:“蹩躠,用力之貌。” 章炳麟 《原儒》:“有综九流、齏万物,而不一孔父,不蹩躠为仁义。”
(2).盘旋起舞貌。
(3).跛行貌。
(4).奔走;奔波。 唐李白《鸣皋歌送岑徵君》:“若使巢、由桎梏於轩冕兮,亦奚异於夔龙蹩躠於风尘。”
资料来自汉典和《辞源》3007页。
《辞源》注为biésà
汉典注为bié xiè ㄅㄧㄝ ˊ ㄒㄧㄝ ˋ
(1).尽心用力貌。《庄子·马蹄》:“及至圣人,蹩躠为仁,踶跂为义,而天下始疑矣。” 成玄英疏:“蹩躠,用力之貌。” 章炳麟 《原儒》:“有综九流、齏万物,而不一孔父,不蹩躠为仁义。”
(2).盘旋起舞貌。
(3).跛行貌。
(4).奔走;奔波。 唐李白《鸣皋歌送岑徵君》:“若使巢、由桎梏於轩冕兮,亦奚异於夔龙蹩躠於风尘。”
资料来自汉典和《辞源》300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