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禅师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1-05-0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1]释天然,少年入佛门,谒见石头禅师,立名天然。侍师三年始出家。元和中,上龙门香山与伏牛禅师交往。后在慧林寺,天气突然变冷,烧木制佛像御寒,有人讥讽说:“吾荼毗舍利。”曰:“木头何有?”然曰:“若尔者,何责我乎?”元和三年,早上横卧在天津桥上,遇留守郑公呵责。师慢慢仰起头说:“无事僧。”留守感到是异人,即供给衣服。每月给米面。元和十五年春说:“吾思林泉。”即到南阳丹霞山结庵。长庆四年六月对弟子讲:“备沐浴,吾将欲行矣。”马上戴斗笠持手杖,穿鞋子。一只脚垂下还没挨着地面即园寂。年86。皇上封为智通禅师,塔号妙觉。 [大藏经(精选标点)卷十一(宋)赞宁撰大宗高僧传卷第十一,P1249]

天然禅师为中国佛教禅宗六祖慧能(638-713)的第四世法孙。

唐代宗大历年间,天然由儒归佛,并拜慧能三世法孙石头希迁和马祖道一为师。

唐玄宗元和年间(806-820),天然居洛阳龙门香山,与自在和尚(死于821年)交好,天然极力宣传慧能的“顿悟说”,主张“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用通俗简易的修持方法,取代佛教其它各宗的烦琐之学,使人耳目一新。 “元和中至洛阳龙门香山与伏牛和尚为莫逆之友,于慧林寺遇天寒,曾焚木佛取暖”。焚佛取暖的故事,是天然发扬“顿悟说”的典型事例。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

唐宪宗元和十五年(820),天然由洛阳到南阳丹霞山结庵说法,常谓:“岂有佛可成,佛之一字永不喜闻”。又谓:“今时学者纷纷扰扰,皆是参禅问道,吾此间无道可修,无法可证”。这是对“顿悟说”的最好注疏。

唐穆宗长庆四年(824),天然在南召建立第一座寺院──丹霞寺。清光绪八年(1882)六月,“长庆四年六月邓州丹霞天然禅师卒。赡部员外郎刘轲为撰碑铭”。终年约69岁。

(出自南阳民族宗教志)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