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早9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1-05-0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品种审定编号:蒙审玉2004009号品种名称:内早9

选育单位:内蒙古农科院玉米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以外引系合344为母本,自选系M1691为父本,于2000年组配而成。母本合344为(Mo17×白头霜)二环系,引自通辽市。父本M1691为(A619×早Roh)二环系,通过系谱法连续自交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

幼苗:苗色绿,叶鞘紫色,苗势强,叶片较宽;第1叶尖卵圆型,长4~5cm,宽1.4~1.7cm。

植株:成株上紧下平,株型清秀,茎秆中度“之”型,叶较短,穗上叶夹角35-40°,株高26-70cm,穗位80-85cm,茎粗2.3 cm,叶数19片。

雄穗:雄穗分枝数9-11个,主枝直立;外颖浅绿色,黄色花药,花粉量较大。

雌穗:花丝初为黄白色,后上部为粉色,易吐丝,苞叶长度适中,穗柄长12-15 cm,穗茎夹角30-35°,果穗长21~24cm,穗粗4.8cm左右,果穗长柱型,红轴,秃尖小,穗行数16~18行,行粒数45~50粒。

籽粒:黄色,偏马齿型,穗粒数600~650粒,出籽率87%左右,百粒重29.5~31.5克,穗粒重174~180克。

抗性鉴定结论:

2003年在吉林省农科院植保所进行人工接种、接虫抗病虫鉴定,中抗大斑病(5MR),中抗弯孢病(5MR),抗丝黑穗病(2.0R),抗黑粉病(2.0R),高抗茎腐病(2.0HR),高抗玉米螟(2.4HR)。

品质化验结论:

2002在中国农科院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检测中心进行品质分析,粗蛋白10.38%,粗淀粉71.29%,粗脂肪3.17%,赖氨酸0.29%,容重780g/L。

试验情况:

2002年参加自治区玉米区试,平均产量为626.3 kg,比哲单37增产6.76%, 2003年参加自治区玉米区试,平均亩产584.3kg,比哲单37增产2.9%, 2003年参加自治区早熟组玉米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66.3kg,比哲单37增产12.6%。

栽培技术要点:

选择中上等肥力地块种植,4月下旬播种,种植密度3500~4000株/亩;亩施种肥二铵10~15kg,拔节初期追施尿素15~20kg/亩;生育期间根据降水状况浇水2~3次;9月下旬~10月上旬收获。

制种技术要点:

选择中上等肥力地块种植,4月下旬播种;先播母本(合344),5天后播父本(M1691)。父母本行比1:5为宜;母本种植密度4500~5000株/亩,父本种植密度4000~4500株/亩;亩施种肥二铵15kg,拔节初期追施尿素20kg/亩;生育期间根据降水状况浇水2~3次;9月下旬~10月上旬收获。

适宜区域:≥10℃活动积温2300℃种植区种植。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