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可持续发展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1-05-0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定义城市,自从诞生以来就是人类活动的主要场所,它积聚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物质、资金和技术等,从而逐步演变成为经济活动的中心,并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和发展。但与此同时,城市也出现了一系列严重的问题。首先,城市人口数量聚增,已由1800年占世界总人口的10%,增至1900年的15%,预计2000年将达到50%.城市规模越来越大,这将给地球造成巨大的压力;其次,不同历史时期和阶段的城市环境、经济和社会问题相互作用和累加,使得本来问题已十分严重的城市更加脆弱。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只有城市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才会有国家乃至全球的可持续发展。

分类1、资源角度城市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城市不断追求其内在的自然潜力得以实现的过程,其目的是建立一个以生存容量为基础的绿色花园城市。沃尔特(Walter)也认为城市要想可持续发展,必须合理地利用其本身的资源,寻求一个友好的使用过程,并注重其中的使用效率,不仅为当代人着想,同时也为后代人着想口]。两位学者从城市发展的基础——资源这一角度人手,着重说明了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程度间的平衡,是可持续必须遵循的一个原则。2、环境角度城市可持续发展是其公众应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社区及区域的自然、人文环境,同时为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的过程。恰林基(Tjallingii)在谈到越来越严重的城市环境问题时,指出绝对不能随意地把这些环境问题留给后代或更大范围,甚至全球,这是一种责任和义务,他从这一特性出发称可持续城市为责任城市(ResponsibleCity)E。两位学者都隐含了利用环境生态规律来解决城市环境问题,是城市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一个基本问题。3、经济角度城市可持续发展是指在全球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城市系统结构和功能相互协调,具体说是围绕生产过程这一中心环节,通过均衡地分布农业、工业、交通等城市活动,促使城市新的结构、功能与原有结构、功能及其内部的和谐一致,这主要通过政府的规划行为达到。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城市可持续发展应在资源最小利用的前提下,使城市经济朝更富效率、稳定和创新方向演进。内坎普(Nijkamp)也认为城市应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不断地追求高数量和高质量的社会经济人和技术产出,长久地维持自身的稳定和巩固其在城市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对大多数城市来讲,特别第三世界城市,只有提高城市的生产效率及物质产品的产出,这样才能永保其生命活力。4、社会角度。耶夫塔克(Yiftache1)提出,城市可持续发展在社会方面应追求一个人类相互交流、信息传播和文化得到极大发展的城市,以富有生机、稳定、公平为标志,而没有犯罪等叫。恰林基也指出可持续城市社会特性包古两个方面:①可持续城市是生活城(LivingCity),其应充分发挥生态潜力为健康的城市服务,不仅把城市作为整体考虑,而且也要使不同的环境适应城市中不同年龄不同生活方式的需要可持续城市是市民参与的城市(Participat—ngCity),应使公众、社团、政府机构等所有的人积极参与城市问题讨论以及城市决策。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