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医学
大学医学专业介绍:放射医学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组织与胚胎学、病原学、免疫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临床医学导论、内科学、外科学、预防医学、放射医学及防护、影像诊断学、肿瘤放射治疗学、核医学专业概况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从事放射医学及防护、放射病诊治、核医学及医学影像等工作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系统的放射医学理论与实践能力的临床医师
培养要求
学习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放射医学的基础知识;用放射诊断、核素诊断、影像诊断等各种诊断技术进行疾病诊断,并掌握其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应用γ射线、深部X射线、放射性核素等各种射线进行诊断及放射治疗,并掌握其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放射损伤及放射病的诊治技术;放射防护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医学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开设院校
[吉林]吉林大学
[江苏]苏州大学
【湖南】南华大学
【内蒙古】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
放射医学基础知识-术语及翻译计算机X线摄影 CR computed radiography
数字X线摄影 DR digital radiography
直接数字X线摄影 DDR direct digital radiography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影像板 IP imaging plate
平板探测器 FPD flat panel detector
电荷耦合器件 CCD charge coupled device
调制传递函数 MTF 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
量子检出效率 DQE detective quantum efficiency
医用数字影像通讯 DICOM 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 in medicine
电子束CT ECT electron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图像存储和传输系统 PACS 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ng system
医院信息系统 HIS 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
放射信息系统 RIS radiology information system
图书信息书名:放射医学

图书编号:1248380
出版社: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定价:38.0
ISBN:780121332
作者:吴德昌
出版日期:2001-09-01
版次:1
开本:大16开内容简介本书《放射医学系列专著》中的第一部,系统地概述放射医学及卫生防护的学科建设与发展和学术研究的进展。内容包括: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原理及规律实用;辐射的分子和细胞生物效应;辐射对机体主要系统作用的病理生理过程;放射损伤病理形态学;急性放射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急性放射病的药物防护;中子急性放射病;局部放射损伤;放射性核素内照射损伤;外照射慢性放射病及小剂量外照射;辐射的非随机性远后效应;辐射致癌效应和遗传效应及21世纪放射医学展望等,资料新颖,内容翔实。
本书可供放射医学、谢射生物学、辐射防护学、卫生毒理学、放射损伤治疗学、核事故医学救援及相关学科的科研、教学和临床人员参考,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研究生和大学生的学习参考书。目录第一章 放射医学概论
第一节 基本概念
第二节 简史
第三节 我国放射医学研究的主要进展和成就
第二章 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原理及规律
第一节 辐射的种类
第二节 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第三节 自由基
第四节 电离辐射作用的时间进程
第五节 氧效应
第六节 传能线密度和相对生物效能
第三章 辐射的分子生物学效应
第一节 靶分子和靶结构
第二节 DNA国徽损伤及其对功能的影响
第三节 膜辐射损伤及其对功能的影响
第四节 辐射的信号转导和基因诱导
第五节 DNA损伤的修复
第六节 细胞辐射敏感性的分子基础
第四章 辐射的细胞生物学效应
第五章 辐射对机体主要系统作用的病理生理过程
第六章 放射损伤病理形态学
第七章 急性放射病分型、临床表现和临床诊断
第八章 急性放射病的剂量诊断
第九章 急性放射病的药物防护
第十章 急性放射病的治疗
第十一章 中子急性放射病
第十二章 局部放射损伤
第十三章 放射性核素内照射损伤
第十四章 外照射慢性放射病及小剂量外照射
第十五章 辐射的非随机性远后效应
第十六章 辐射致癌效应
第十七章 辐射遗传效应
第十八章 21世纪的展望
参考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