岔峪村
岔峪村属于陕西省合阳县百良镇徐水河之末。
岔峪村东临黄河,西压徐水河之末,北依百良,南靠坊镇。
位于百良与坊镇之间的沟壑之中,南北有天然屏障,东西有河流长滋,土地肥沃,庄稼茂盛。
岔峪村的有古老的传说,传言李渊曾经无银渡河前往山西,却得到船家赚的辛苦摆渡钱才得以继续赶路。因此,将岔峪这一渡口称之为“仁义渡”。至今少有摆渡的船家,但却又可以摆渡能手。
又有说,在岔峪的南边半山有一寺庙,名为“龙居寺”。在解放后寺院被拆的时候,大小各种蛇爬满寺院。
岔峪村在民国后村里的人口总保持在200口,每年到头总是不加不减。后来有一道士在人们的请求下在村头黄河沿岸建造了一个土塔,并且每年农历六月十五夜月亮升起来之后往黄河里放河灯,多年不能生下孩子的夫妇,得到一个河灯在之后就能生下孩子。这就是岔峪村放河灯的传说,那土塔在解放后被掀倒了。现今岔峪村依然每年在农历六月十五夜放河灯,同时还会经常敲起锣鼓为了度过年终的欢乐也为了祈福。
每年都有在黄河里捞河灯情景,同时也有外村或本村的人蒸花馍来写合身的热闹场景。
岔峪村口的南边有一座山形似骆驼头,半山腰有一天然的窑洞如骆驼的眼睛,向后又有两个小小的小峰恰似骆驼的驼峰。故可称之为神驼山。

岔峪村,我的家乡
河灯点点,漂浮于赤夏十五夜的黄河之上,那是道家普度众生的仁慈与超然;
屋舍朦胧,隐逸于壑中几千年的徐流之末,那是赤子依恋故土的情思与不舍.
神驼向东长卧,脾下便呼出急浪拍岸的气息。它便是南边天然的屏障,我的家乡就在它的身边,温润的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