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成玉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1-05-1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扬州恒春电子董事长。

恒春电子集团董事长蒋成玉非常推崇一句格言:性格决定命运。从乡村小学教师,到校办工厂厂长,再到掌控中国公用电话通讯市场半壁江山的民营企业老板,传奇般的人生轨迹折射出蒋成玉不安分、不服输的性格特征。

1994年,担任公道中心小学校长的蒋成玉下海创办了恒春通讯器材厂。小学校长当时在乡村可是令人羡慕的职业,收入稳定,衣食无忧。可四平八稳的生活却让天生不安分的蒋成玉浑身不自在。

创业的历程充满艰辛。面对坎坷与挫折,蒋成玉从不言退。

恒春通讯器材厂主要生产公用电话计价器。当时,全国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有200多家,江苏就有40多家,市场竞争异常惨烈。身处乡村的蒋成玉志存高远,他借助南京724研究所的力量,凭着过硬的技术和质量,经受住了优胜劣汰市场法则的洗礼。到1997年,200多家同行企业仅剩下了包括恒春在内的三家。靠公用电话计价器,蒋成玉掘得了第一桶金。更重要的是,首战告捷让蒋成玉平添了几份自信。踌躇满志的蒋成玉开始将目光转向更高的起点。

1998年,恒春推出的IC卡电话走俏大江南北。但短短两年时间,更先进的智能公用电话开始进入市场,不过其核心技术却完全由少数西方发达国家垄断。2001年,恒春在与贝尔、华维等知名大企业的竞争中赢得中国电信的信任,在其支持下投入1500万元,上马智能公用电话项目,并最终开发成功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公用电话系列产品。一家地处乡镇的企业能够向电信豪门贝尔、华维叫板,蒋成玉心中的豪情是油然而生。

产品的升级带动了企业规模的壮大。当初的乡间小厂也早已演变为恒春电子集团,2000年,恒春的大本营从公道镇迁入扬州。2003年,恒春集团实现销售1、2亿元。向来自信的蒋成玉此时并没有陶醉,而是清醒地意识到潜在的危机:随着手机和小灵通的快速普及,公用电话的萎缩是大势所趋。怎么办?蒋成玉结合政府正在大力倡导的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果断地将目光转向了软件产品,开始涉足信息化管理软件和电子商务软件的开发。

起点学历并不高的蒋成玉之所以能在高科技领域游刃有余,关键在于有一支高素质的科技人员团队聚集在他的周围。恒春集团400多名员工中,科研人员占到150人,其中有硕士学位的近20人。蒋成玉本人也在不断给自己充电,已经52岁的他如今还是清华大学高级管理人员研修班的学员。

2003年,邗江工业园内一座占地60亩的恒春工业园破土动工。如今,6000平方米的现代化厂房已拔地而起。蒋成玉将在这里拨撒新的种子,继续实现他追求永恒,拥抱春天的理想。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