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玻璃璧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战国玻璃璧

名称:玻璃璧

制造年代:战国

材料: 玻璃

规格: 直径11.3厘米,厚0.2厘米

收藏地:湖北省博物馆

战国时不仅将蜻蜓眼玻璃珠作为装饰品而大量生产,而且以玻璃制成仿玉品也成为玻璃的另一项主要用途,1975年湖南省长沙市杨家山出土的一件战国玻璃璧即为此时仿玉品的代表。此件玻璃璧呈米黄色,其形制、纹饰与周时期的玉璧相同,即为圆形扁平体,中有一圆孔,表面饰以谷纹。此璧以模铸法成形,制作规整,色泽温润,显示了战国时期中国玻璃制造业的高水平成就,实为无价之宝。

战国仿玉玻璃璧除安徽省寿县和福建省闽侯有少量出土外,绝大多数集中出土于湖南省长沙市附近的楚墓中,经分析为高铅钡玻璃,因此有关专家推测,长沙一代可能为战国时期铅钡玻璃的主要产地之一。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