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工学院能环学院
学院简介能源与环境学院的前身为能源与环境工程系,成立于2002年7月,2004年9月更名为能源与环境学院,是一个专业特色鲜明,富有时代特征,充满活力和希望的教学部门。
学院下设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系、热能与动力工程系、安全工程系、环境工程系、给水排水工程系、学院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能源与环境实验中心、能源与环境工程研究中心等教学、管理及科研机构。
目前,能源与环境学院现有教职工60余人,教师中有省级特聘教授1名,国家级高校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2名,专业评估委员会委员1名。具有高级职称教师28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32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14人。
设有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安全工程、环境工程和给水排水工程五个本科专业,共有在校硕士、本科生1142人。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是河南省高校中设立最早,在国内具有相当影响的专业,是中原工学院的三个示范专业之一。该专业于2006年5月通过了国家建设部组织的专业评估,并获得了优秀水平。 学院设有“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硕士点,该学科也是河南省重点学科,并获准设立省级特聘教授岗位。
制冷及温工程学科为学校院级重点学科。 经过全院上下的辛勤耕耘,在圆满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先后有四十多项科研成果通过了各级部门鉴定,四百余篇科研论文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并为国内许多企业提供了多方位的技术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受到广泛好评。
全院教职工正以全新的精神风貌和饱满的工作热情,积极投身学院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工作,牢固树立学生为本,教学第一的观念,培养基础实,口径宽,能力强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办出我院特色,为中原工学院的发展而贡献力量。
现任领导
中原工学院能环学院现任领导师资力量能源与环境学院现有教职工60余人,其中省级特聘教授1名,国家级高校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2名,专业评估委员会委员1名。具有高级职称教师28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32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15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教师4人。
近几年,通过培养和引进并重,能环学院师资队伍的学历、年龄和职称结构的分布更趋合理。专职教师中,博士毕业及在读博士的教师的比例达到了44.2%。中青年教师已占专职教师近80%,成为教学、科研骨干力量,他们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都有了相对稳定的科研方向,基本形成了较为合理的学科梯队。全体教师上进心强,肯钻研、乐于奉献,形成了良好的师德师风,在学院的教学、科研及学科建设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建筑环境与设备实验教学中心发展历程中原工学院始建于1955年,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管、文、理、法、经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在学校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一直重视实验教学环节。建筑环境与设备实验教学中心是伴随着学校和专业的快速发展而逐渐发展壮大的。
第一阶段(基础建设):1983年,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专业开始招生,并于当年组建基础实验室(流体力学实验分室、热工基础实验分室),随后成立暖通空调实验室,相继建成了供热工程实验分室、工业通风实验分室、空气调节实验分室、锅炉实验分室、热工测量实验分室等专业实验室,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专业实验体系。
第二阶段(快速发展):1994年,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学科开始培养硕士研究生。实验室开始和教师的科研相结合,为研究生培养提供基础平台,并开设创新型实验项目。1996年国家教委对学校本科办学进行评估,该实验室实验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得到了专家的充分肯定。2002年,成立了建筑环境与设备实验教学中心,无论从实验室规模、仪器设备台套数、实验项目,还是人员、管理、投入等方面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并根据专业培养的相关性,开始为热能与动力工程、安全工程、环境工程等专业的学生开设实验项目,初步形成了基础-综合-创新三位一体的实验教学体系。
第三阶段(提高水平):以实验教学中心为依托,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2004年,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学科被确定为河南省省级重点学科。2005年,学校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2006年,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顺利通过了建设部的专业教育评估,中心的人才培养理念和培养模式受到专家的好评。2007年,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被确定为河南省特色专业,并被推荐参加2009年国家级特色专业评选。2008年,获准建设河南省高校空调节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09年,建筑环境与设备实验教学中心被评为河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筑环境与设备实验教学中心在学校人才培养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教学特色中心积极开拓创新,在实验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形成了自身特色:
建成了基础实验-综合实验-创新实验三位一体的实验教学体系。通过基础性实验,使学生巩固所学专业知识;通过综合性实验,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通过创新性实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节能环保意识。
形成了知识与能力并重培养的实验教学模式。在保障基本实验技能训练的基础上,强调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为最大限度发挥学生潜能,利于创新,主要针对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项目采取开放灵活的实验教学模式,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鼓励学生根据兴趣自主选题,选做相应的实验项目。通过开放实验,巩固专业知识,锻炼创新思维,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劳动精神、协作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
建立了实验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队伍建设机制。中心队伍由专职实验教学人员、教师和具有一定开发能力的工程师组成,鼓励实验指导教师开展实验教学研究,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并将科研、学科建设的成果和企业关键性技术难题及时融入实验教学中,提高实验教学水平。鼓励教师自主开发实验项目,使实验技术人员和教师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中心已经形成一支结构合理、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互通的实验教学队伍。